转脂蛋白基因AsE246在紫云英共生体形成和根瘤器官发生中的功能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縮略语 | 第8-9页 |
| 1 前言 | 第9-26页 |
| ·生物固氮的意义 | 第9页 |
| ·不同的生物固氮系统 | 第9-15页 |
| ·自生固氮体系 | 第9-10页 |
| ·联合固氮体系 | 第10页 |
| ·共生固氮体系 | 第10-15页 |
| ·真核细胞中脂质转运机制 | 第15-16页 |
| ·植物转脂蛋白 | 第16-25页 |
| ·植物转脂蛋白的研究历史 | 第16-18页 |
| ·转脂蛋白的结构 | 第18-19页 |
| ·转脂蛋白结构和转脂能力间的关系 | 第19-20页 |
| ·转脂蛋白的细胞定位和基因表达 | 第20-23页 |
| ·转脂蛋白的生物活性 | 第23-25页 |
|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37页 |
| ·材料 | 第26-31页 |
| ·植物材料 | 第26页 |
| ·菌株和质粒 | 第26页 |
| ·培养基 | 第26-28页 |
| ·植物转化以及分子生物学相关试剂 | 第28-29页 |
| ·缓冲液以及常用反应试剂 | 第29-31页 |
| ·主要仪器 | 第31页 |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31-32页 |
| ·方法 | 第32-37页 |
| ·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 | 第32页 |
| ·AsE246蛋白的表达纯化 | 第32-33页 |
| ·转脂蛋白活性检测 | 第33-34页 |
| ·AsE246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34-35页 |
| ·紫云英的毛根转化 | 第35-37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7-76页 |
| ·AsE246蛋白的结构特性 | 第37-40页 |
| ·AsE246蛋白的脂质结合活性 | 第40-45页 |
| ·AsE246蛋白的体外脂质结合实验 | 第40-42页 |
| ·AsE246蛋白可以和不同长度的饱和脂肪酸结合 | 第42-43页 |
| ·AsE246体内外均可与生物膜上的脂类相结合 | 第43-45页 |
| ·AsE246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45-52页 |
| ·AsE246在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定位 | 第45-46页 |
| ·AsE246抗体的特异性检测 | 第46-48页 |
| ·AsE246蛋白的免疫荧光定位 | 第48-50页 |
| ·AsE246蛋白的免疫电镜定位 | 第50-52页 |
| ·紫云英根瘤共生体膜上含有植物合成的糖脂DGDG | 第52-59页 |
| ·AsE246基因在共生固氮过程中的作用 | 第59-76页 |
| ·AsE246在紫云英根中的超量表达 | 第59-63页 |
| ·AsE246基因的RNAi | 第63-76页 |
| 4 讨论 | 第76-81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81-84页 |
| ·总结 | 第81页 |
| ·展望 | 第81-84页 |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93页 |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