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1 导言 | 第10-14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4页 |
| ·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 第12-13页 |
| ·比较分析法 | 第13页 |
| ·文献研究法 | 第13-14页 |
| 2 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阐释 | 第14-18页 |
| ·城镇化 | 第14页 |
| ·失地农民 | 第14-15页 |
| ·社会保障 | 第15页 |
| ·利益相关者理论简介 | 第15-16页 |
| ·公民社会理论简介 | 第16-18页 |
| 3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8-32页 |
| ·失地农民利益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吕梁市岚县为例 | 第18-23页 |
| ·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数额偏低 | 第18-20页 |
| ·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方式单一 | 第20-21页 |
| ·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 | 第21-23页 |
| ·住房、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不到位 | 第23页 |
| ·征地过程中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博弈 | 第23-27页 |
| ·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 | 第24-25页 |
| ·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利益博弈 | 第25-26页 |
| ·失地农民与开发商的利益博弈 | 第26-27页 |
| ·失地农民利益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32页 |
| ·征地补偿过程中的权力滥用 | 第27页 |
| ·征地程序设计不合理 | 第27-28页 |
| ·失地农民自身素质偏低 | 第28页 |
| ·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服务不到位 | 第28-29页 |
|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缺陷 | 第29-32页 |
| 4 解决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护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 第32-44页 |
| ·进一步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 | 第32-35页 |
| ·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 | 第32页 |
| ·制定具体合理的土地征收程序 | 第32-33页 |
| ·完善土地征收法律制度 | 第33页 |
| ·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国际借鉴 | 第33-35页 |
| ·有效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 | 第35-36页 |
| ·加强失地农民就业技能培训 | 第35-36页 |
| ·提供失地农民创业扶助贷款 | 第36页 |
|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 第36-41页 |
| ·放宽失地农民申请保障性住房、公租房和廉租房政策 | 第36-37页 |
| ·加大农村养老、失业保险以及低保的覆盖面和保障力度 | 第37-38页 |
| ·建立失地农民子女教育基金保障体系 | 第38页 |
| ·抓好农村社保体系与城镇社保体系的衔接 | 第38-40页 |
| ·推进社会保障与户籍制度脱钩 | 第40页 |
| ·保障失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 | 第40-41页 |
| ·提高失地农民自治组织化程度 | 第41-44页 |
| ·成立失地农民代表协会 | 第41页 |
| ·畅通和拓宽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渠道 | 第41-44页 |
| 结语 | 第44-46页 |
| 致谢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附录 | 第50-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