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0页 |
·新城疫概述 | 第12-15页 |
·新城疫 | 第12页 |
·新城疫病毒的分类学和形态学 | 第12页 |
·新城疫病毒的生命周期 | 第12-13页 |
·新城疫病毒的理化特性 | 第13页 |
·新城疫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第13页 |
·新城疫病毒的毒株分类 | 第13-14页 |
·新城疫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蛋白功能 | 第14-15页 |
·NDV HN蛋白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HN蛋白的结构 | 第15-16页 |
·HN蛋白的功能 | 第16页 |
·HN蛋白与病毒毒力 | 第16-17页 |
·NDV诱导的膜融合 | 第17-18页 |
·ND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 | 第18-19页 |
·ND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 | 第18页 |
·ND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应用 | 第18-19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NDV97 HN茎区居间序列突变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蛋白功能分析 | 第20-2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0-22页 |
·质粒、菌株和细胞 | 第20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0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0-21页 |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第21页 |
·流式细胞术 | 第21-22页 |
·红细胞吸附试验 | 第22页 |
·神经氨酸酶试验 | 第22页 |
·细胞融合分析 | 第22页 |
·结果 | 第22-27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2-23页 |
·重组质粒的表达鉴定 | 第23-24页 |
·突变蛋白的功能分析 | 第24-27页 |
·讨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NDV97 HN茎区居间序列突变株的拯救 | 第29-3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9-30页 |
·质粒和菌株 | 第29页 |
·病毒、细胞和SPF鸡胚 | 第29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9页 |
·重组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的构建 | 第29-30页 |
·病毒的拯救及鉴定 | 第30页 |
·突变病毒的遗传稳定性 | 第30页 |
·结果 | 第30-33页 |
·重组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的构建 | 第30-32页 |
·获救病毒的鉴定 | 第32页 |
·突变病毒的遗传稳定性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突变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34-4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4-35页 |
·病毒和细胞 | 第34页 |
·SPF鸡胚和SPF鸡 | 第34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4页 |
·红细胞吸附试验 | 第34页 |
·神经氨酸酶试验 | 第34页 |
·细胞融合分析 | 第34-35页 |
·突变病毒的生长动力学曲线 | 第35页 |
·突变病毒的毒力分析 | 第35页 |
·突变病毒的感染性、组织嗜性分析 | 第35页 |
·结果 | 第35-39页 |
·突变病毒在BHK-21细胞上的生长特性 | 第35-36页 |
·病毒水平HN蛋白活性分析 | 第36-38页 |
·突变病毒毒力分析 | 第38页 |
·突变病毒的感染性和组织嗜性分析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全文小结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附录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