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乡镇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政府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 第16-2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2页 |
·政府绩效 | 第20-21页 |
·绩效评价 | 第21页 |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21-22页 |
第三章 西藏乡镇政府职能和绩效评价现状 | 第22-27页 |
·西藏乡镇政府职能分析 | 第22-24页 |
·乡镇政府概念界定 | 第22页 |
·西藏乡镇政府职能 | 第22-23页 |
·西藏乡镇政府职能特殊性 | 第23-24页 |
·西藏乡镇政府绩效评价现状 | 第24页 |
·西藏乡镇政府绩效考核存在问题 | 第24-27页 |
第四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西藏乡镇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 第27-43页 |
·西藏乡镇政府绩效评价理论逻辑框架 | 第27-30页 |
·“3E”逻辑框架 | 第27-28页 |
·“政治—经济—社会”三维逻辑框架 | 第28页 |
·平衡计分卡逻辑框架 | 第28-30页 |
·西藏乡镇政府绩效评价实施原则 | 第30-32页 |
·战略一致性原则 | 第31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31页 |
·灵活多变一性原则 | 第31-32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32页 |
·西藏乡镇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构成要素 | 第32-33页 |
·评价的主客体 | 第32页 |
·评价目标 | 第32页 |
·评价指标 | 第32-33页 |
·评价方法 | 第33页 |
·西藏乡镇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33-43页 |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第33-34页 |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34-36页 |
·绩效评价指标概念界定 | 第36-37页 |
·绩效评价指标的数据获取 | 第37-40页 |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0-43页 |
第五章 西藏乡镇政府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第43-53页 |
·西藏乡镇政府单项指标计算方法 | 第43-45页 |
·定量指标目标值的确定 | 第43-44页 |
·定性指标目标值的确定 | 第44-45页 |
·当雄县宁中乡乡政府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第45-47页 |
·当雄县宁中乡政府基本概况 | 第45页 |
·当雄县宁中乡乡政府绩效评价结果 | 第45-47页 |
·拉萨市纳金乡乡政府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第47-49页 |
·拉萨市纳金乡政府基本概况 | 第47页 |
·拉萨市纳金乡乡政府绩效评价结果 | 第47-49页 |
·白朗县洛江镇镇政府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第49-53页 |
·白朗县络江乡政府基本概况 | 第49-50页 |
·白朗县洛江镇镇政府绩效评价结果 | 第50-5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1:各乡镇定量指标值获得调查表 | 第57-58页 |
附录2:定量指标利益相关者打分表 | 第58-59页 |
附录3:西藏乡镇政府绩效评价指标权重专家打分表 | 第59-61页 |
附录4:西藏乡镇政府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过程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