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iosⅡ和FPGA的便携式B超的交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便携式B超仪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本文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1-12页 |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系统方案选型与设计 | 第13-32页 |
·方案的分析 | 第13-17页 |
·以往方案分析 | 第13页 |
·SOPC方案的提出 | 第13-15页 |
·SOPC方案的选型 | 第15-17页 |
·SOPC系统IP软核的选型 | 第17-22页 |
·软核CPU简介 | 第17-21页 |
·软核的比较 | 第21-22页 |
·NiosⅡ处理器的特点和优势 | 第22-29页 |
·NiosⅡ的异常处理和中断控制 | 第22-25页 |
·NiosⅡ存储器与I/O的组织 | 第25-27页 |
·Avalon总线 | 第27-29页 |
·NiosⅡ处理器的优势 | 第29页 |
·SOPC系统设计工具和流程 | 第29-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便携式B超的系统构成 | 第32-45页 |
·系统结构框图 | 第32页 |
·系统工作流程 | 第32-34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4-41页 |
·NiosⅡ处理器系统需求分析 | 第34-40页 |
·软件需求分析 | 第40-41页 |
·系统项目架构 | 第41-42页 |
·用户应用程序的功能模块划分 | 第42-44页 |
·显示层 | 第42-43页 |
·功能层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处理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第45-55页 |
·设计软件简介 | 第45-49页 |
·QuartusⅡ简介 | 第45-46页 |
·SOPC Builder简介 | 第46-48页 |
·硬件系统开发流程图 | 第48-49页 |
·NiosⅡ系统配置和实现 | 第49-54页 |
·NiosⅡ处理器软核定制 | 第49-51页 |
·外设配置 | 第51-52页 |
·相应设置 | 第52-53页 |
·系统生成 | 第53页 |
·NiosⅡ处理器系统的实现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交互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第55-68页 |
·NiosⅡ IDE介绍 | 第55-56页 |
·NiosⅡ处理器的Bootloader | 第56页 |
·系统重要功能模块详解 | 第56-67页 |
·底层初始化 | 第57-58页 |
·功能层 | 第58-61页 |
·显示层 | 第61-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8-70页 |
·总结 | 第68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