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工业企业的分析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17-18页 |
·论文结构 | 第18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研究创新 | 第19-20页 |
第2章 国有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 | 第20-24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1页 |
·委托代理理论主要观点 | 第20页 |
·国有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链 | 第20-21页 |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 第21-22页 |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的内容及主要观点 | 第21-22页 |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对国有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解释 | 第22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2-23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内容 | 第22-23页 |
·国有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运用 | 第23页 |
·融资约束理论 | 第23-24页 |
第3章 国有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34页 |
·非效率投资 | 第24-28页 |
·非效率投资的特征表现 | 第24页 |
·非效率投资的度量 | 第24-27页 |
·国有上市公司工业企业的非效率投资 | 第27-28页 |
·股权结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 第28-29页 |
·代理成本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 第29-30页 |
·自由现金流量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 第30-31页 |
·政府干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 第31-32页 |
·融资约束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 第32-34页 |
第4章 国有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实证研究 | 第34-51页 |
·研究假设 | 第34-35页 |
·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第35-38页 |
·模型设计 | 第35-36页 |
·模型分析 | 第36-38页 |
·样本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8-39页 |
·实证检验 | 第39-51页 |
·非效率投资的估计 | 第39-42页 |
·非效率投资的描述性分析 | 第42-45页 |
·非效率投资的相关性检验 | 第45-47页 |
·非效率投资的回归分析 | 第47-51页 |
第5章 结论、启示与局限性 | 第51-55页 |
·研究结论 | 第51页 |
·启示 | 第51-53页 |
·从微观主体提高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 | 第51-52页 |
·从宏观层面提高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 | 第52-53页 |
·研究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 | 第53-55页 |
·本文的局限性 | 第53页 |
·进一步研究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