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2 城镇化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城镇化及其模式 | 第13-14页 |
·城镇化的定义及内涵 | 第13页 |
·城镇化模式的界定 | 第13-14页 |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增长极理论 | 第14页 |
·田园城市理论 | 第14页 |
·人口迁移理论 | 第14-16页 |
3 世界城市城镇化模式及启示 | 第16-22页 |
·国外三大“世界城市”城镇化模式 | 第16-20页 |
·纽约:自由放任的城镇化模式 | 第16-18页 |
·东京:高度集中型城镇化模式 | 第18-19页 |
·伦敦:政府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模式 | 第19-20页 |
·三大“世界城市”城镇化模式的启示 | 第20-22页 |
·必须加强政府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调控作用 | 第20页 |
·城镇化的发展要与农业的发展相协调 | 第20-21页 |
·必须走资源节约型新型城镇化道路 | 第21-22页 |
4 北京城镇化历程及城镇化模式的探索 | 第22-30页 |
·北京市城镇化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恢复和初步发展时期(1949-1956 年) | 第22页 |
·调整和曲折发展时期(1957-1978 年) | 第22页 |
·改革开放时期(1979 至今) | 第22-23页 |
·近几年北京市城镇化模式的探索 | 第23-25页 |
·北京远郊区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 第23页 |
·以资源集约开发为核心的城镇化模式 | 第23-24页 |
·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 第24页 |
·以资源为依托的特色小镇开发模式 | 第24-25页 |
·北京市城镇化取得的成就 | 第25-26页 |
·城市化率显著提高 | 第25页 |
·加快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 第25页 |
·产业集聚功能正在显现 | 第25-26页 |
·目前北京城镇化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人口城镇化滞后于郊区土地城镇化,土地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 第26页 |
·二元结构仍然存在 | 第26-27页 |
·新城产业化进程缓慢,城镇发展水平与城镇化进程不相适应 | 第27-28页 |
·城镇化的过程中受到资源制约严重 | 第28-29页 |
·房地产开发成为部分小城镇的主业,新建城镇功能单一 | 第29-30页 |
5 北京首都特色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构建 | 第30-42页 |
·构建北京首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依据 | 第30-32页 |
·理论依据 | 第30页 |
·现实依据 | 第30-31页 |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 第31-32页 |
·北京首都特色城镇化模式的构建原则 | 第32-33页 |
·特色城镇化要体现首都功能定位 | 第32页 |
·产业调整与北京特色城镇化协调发展 | 第32-33页 |
·北京特色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 第33页 |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 第33页 |
·北京首都特色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 第33-42页 |
·北京首都特色城镇化总体模式 | 第34-37页 |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模式 | 第37-40页 |
·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建设模式 | 第40页 |
·特色小镇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 第40-41页 |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 第41-42页 |
6 促进北京首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2-44页 |
·完善北京首都特色城镇化的政策支持 | 第42页 |
·加强政府政策引导 | 第42页 |
·完善税费调控机制促进同类产业的聚集与完善 | 第42页 |
·加快北京首都特色城镇化的制度创新 | 第42-43页 |
·加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