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脆性岩石力学特性研究 | 第12-14页 |
·脆性岩石变形破坏的颗粒离散元数值模拟 | 第14-1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脆性岩石变形破坏特性试验研究 | 第20-62页 |
·引言 | 第20-21页 |
·脆性岩石变形破坏性能的试验程序 | 第21-26页 |
·岩石试样的性质和制备 | 第21页 |
·岩石试验设备和控制方法 | 第21-25页 |
·岩石试验目的、方案设计和步骤 | 第25-26页 |
·脆性岩石变形破坏特性规律分析 | 第26-55页 |
·脆性岩石的变形特征 | 第26-35页 |
·脆性岩石的强度特征 | 第35-39页 |
·脆性岩石的破坏特征 | 第39-48页 |
·脆性岩石的超声波特征 | 第48-55页 |
·脆性岩石强度与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 第55-61页 |
·脆性岩石的起裂强度和失稳强度 | 第55-59页 |
·脆性岩石的损伤演化规律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三章 clump 原理介绍及岩石材料宏细观参数研究 | 第62-89页 |
·PFC~(3D)概述 | 第62-63页 |
·clump 模型原理介绍 | 第63-69页 |
·clump 的质量属性 | 第64页 |
·clump 的运动方程 | 第64-67页 |
·clump 中的近似计算 | 第67-68页 |
·clump 计算时接触的周期更新 | 第68页 |
·clump 中颗粒的添加和释放 | 第68-69页 |
·粘结模型 | 第69-73页 |
·接触粘结模型 | 第70-71页 |
·平行粘结模型 | 第71-73页 |
·采用 clump 生成岩石模型 | 第73-78页 |
·颗粒模型的生成 | 第73-75页 |
·颗粒团岩石模型的生成 | 第75-78页 |
·岩石颗粒块模型宏细观参数研究 | 第78-86页 |
·颗粒流程序数值试验的一般步骤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四章 基于 PFC~(3D)的脆性岩石细观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 第89-125页 |
·数值模拟试验内容及方案设计 | 第89-94页 |
·数值模拟试验主要内容 | 第89-90页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90-91页 |
·真三轴加/卸载试验控制流程 | 第91-93页 |
·真三轴试验后处理 | 第93-94页 |
·试验模型的建立 | 第94-95页 |
·真三轴试验与细观数值模拟试验对比分析 | 第95-103页 |
·不同应力路径下岩石细观力学数值模拟试验研究 | 第103-123页 |
·岩石加载变形破坏全过程的数值模拟试验分析 | 第103-107页 |
·岩石峰前卸载变形破坏全过程的数值模拟试验分析 | 第107-111页 |
·岩石复杂应力路径加卸载变形破坏全过程的数值模拟试验分析 | 第111-118页 |
·岩石中间主应力效应及强度准则研究 | 第118-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5页 |
第五章 基于 PFC~(2D)的硬岩岩爆灾变机制研究 | 第125-133页 |
·应力水平和应力状态对岩爆灾变的影响规律 | 第125-128页 |
·水平应力为大主应力时 | 第125-127页 |
·竖直应力为大主应力时 | 第127-128页 |
·结构面的空间位置对岩爆灾变的影响规律 | 第128-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132-13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3-137页 |
·主要结论 | 第133-136页 |
·展望 | 第136-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3页 |
致谢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