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回流条件下十字旋阀塔板传质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4-16页 |
·课题背景 | 第14页 |
·课题目的 | 第14-15页 |
·课题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新型塔板综述 | 第16-38页 |
·逆流塔板 | 第16-17页 |
·错流塔板 | 第17-29页 |
·泡罩塔板 | 第17-18页 |
·筛板塔盘 | 第18-20页 |
·浮阀塔板 | 第20-22页 |
·喷射塔板 | 第22-25页 |
·固定阀塔板 | 第25-29页 |
·并流塔板 | 第29-31页 |
·Coflo塔板 | 第29-30页 |
·Parastillation塔板 | 第30页 |
·立体传质液体并流塔 | 第30-31页 |
·复合塔板 | 第31-33页 |
·浮阀-筛板复合 | 第31-32页 |
·板式与填料的复合 | 第32-33页 |
·其他特殊塔板 | 第33-35页 |
·微气泡塔盘 | 第33-34页 |
·毛细管精馏塔板 | 第34页 |
·微孔介质塔板-泡沫镍塔板 | 第34-35页 |
·塔板的发展 | 第35-38页 |
第3章 精馏传质理论 | 第38-58页 |
·传质理论 | 第38-39页 |
·质量传递原理 | 第38-39页 |
·精馏传质过程 | 第39页 |
·精馏传质影响因素 | 第39-47页 |
·流体力学影响 | 第40-44页 |
·物性影响 | 第44-45页 |
·塔板构型影响 | 第45-46页 |
·操作条件影响 | 第46-47页 |
·精馏塔板效率理论 | 第47-58页 |
·塔板效率表示 | 第47-48页 |
·板效率和点效率关系 | 第48-49页 |
·板效率的经验估算 | 第49-55页 |
·部分回流十字旋阀塔板效率模型建立 | 第55-58页 |
第4章 实验部分 | 第58-78页 |
·实验设计 | 第58-66页 |
·实验工艺流程 | 第58-60页 |
·研究对象 | 第60-62页 |
·实验物系选择 | 第62-64页 |
·考察因素 | 第64-66页 |
·实验步骤及样品分析 | 第66-67页 |
·实验步骤 | 第66-67页 |
·样品分析 | 第67页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67-78页 |
·色谱校正 | 第67-69页 |
·气液平衡线方程 | 第69-71页 |
·操作线方程 | 第71页 |
·默弗里板效率计算 | 第71页 |
·全塔效率计算 | 第71-73页 |
·回流比选取 | 第73页 |
·阀孔动能因子计算 | 第73-78页 |
第5章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8-107页 |
·对比参数选定 | 第78-82页 |
·气相与液相板效率的关系 | 第78-80页 |
·堰高选定 | 第80页 |
·塔板所处位置影响 | 第80-82页 |
·考察因素影响分析 | 第82-92页 |
·开孔率的影响分析 | 第82-86页 |
·相同开孔率下回流比的影响分析 | 第86-89页 |
·不同计算法计算全塔效率的比较 | 第89-92页 |
·实验值与模型关联值的比较 | 第92-101页 |
·O'connell效率模型 | 第93-97页 |
·A.I.Ch.E.模型 | 第97-100页 |
·Kastanek效率模型 | 第100-101页 |
·十字旋阀与F1型浮阀塔板比较 | 第101-104页 |
·部分回流十字旋阀塔板效率经验关模型 | 第104-107页 |
第6章 实验结论与展望 | 第107-112页 |
·实验结论 | 第107-108页 |
·实验改进 | 第108-110页 |
·再沸器加热装置的改进 | 第108-109页 |
·塔顶出料装置改进 | 第109-110页 |
·十字旋阀未来的改进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