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选题依据 | 第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框架 | 第14-15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 第2章 设计几何学简述 | 第16-35页 |
| ·设计几何学的含义 | 第16-20页 |
| ·设计几何学的概念 | 第16页 |
| ·设计几何学的研究内容 | 第16-20页 |
| ·设计几何学的研究方法 | 第20-27页 |
| ·各种辅助线法 | 第20-22页 |
| ·黄金分割法 | 第22-24页 |
| ·斐波纳契数列法 | 第24页 |
| ·根号矩形分割法 | 第24-26页 |
| ·各种动态矩形和谐分割法 | 第26-27页 |
| ·设计几何学在主要领域的应用 | 第27-34页 |
| ·设计几何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第27-29页 |
| ·设计几何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第29-31页 |
| ·设计几何学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 第31-34页 |
| ·设计几何学对我们的启示 | 第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工程机械产品形态设计概述 | 第35-46页 |
| ·工程机械产品概述 | 第35-36页 |
| ·工程机械产品的概念 | 第35页 |
| ·工程机械产品的分类 | 第35-36页 |
| ·工程机械产品形态概述 | 第36-41页 |
| ·形态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 第37页 |
| ·工程机械产品形态构成要素 | 第37-41页 |
| ·工程机械产品形态分析 | 第41-45页 |
| ·几何形态分析 | 第41-44页 |
| ·块面体量分析 | 第44页 |
| ·线形分析 | 第44-45页 |
| ·对工程机械产品形态设计启示 | 第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将设计几何学引入工程机械产品形态设计分析 | 第46-66页 |
| ·将设计几何学引入工程机械产品形态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 第46-49页 |
| ·国内工程机械产品形态设计中的缺陷分析 | 第46-48页 |
| ·设计几何学对工程机械产品形态设计的指导性 | 第48-49页 |
| ·设计几何学应用于工程机械产品形态设计中的作用 | 第49页 |
| ·将设计几何学引入工程机械产品形态设计的制约因素 | 第49-55页 |
| ·技术因素的限制 | 第50-51页 |
| ·人机因素的制约 | 第51-52页 |
| ·文化因素的限制 | 第52-55页 |
| ·基于设计几何学的工程机械产品形态设计原则 | 第55-57页 |
| ·固定比例优先原则 | 第55-56页 |
| ·形态饱满原则 | 第56页 |
| ·和谐统一原则 | 第56-57页 |
| ·基于设计几何学的工程机械产品形态设计方法 | 第57-65页 |
| ·几何组合法及应用 | 第57页 |
| ·矩形分割法及应用 | 第57-60页 |
| ·系列比例构成法及应用 | 第60-63页 |
| ·自由法及应用 | 第63-64页 |
| ·综合构成法及应用 | 第64-65页 |
| ·色彩分割法及应用 | 第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5章 设计几何学指导下的工程机械产品形态设计实践验证 | 第66-83页 |
| ·设计背景 | 第66页 |
| ·设计要求 | 第66页 |
| ·设计流程 | 第66-81页 |
| ·市场调研 | 第66-68页 |
| ·设计定位 | 第68-69页 |
| ·挖装机产品分析 | 第69-73页 |
| ·设计方案 | 第73-80页 |
| ·设计展示 | 第80-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 结论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7-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
| 毕业设计作品展示 | 第89-90页 |
| 作者简介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