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逆变器论文

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页
   ·光伏发电的现状及前景第13-15页
     ·国外光伏发电的发展和现状第14页
     ·国内光伏发电的发展和现状第14-15页
     ·光伏发电的发展前景第15页
   ·光伏发电系统第15-18页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第16页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第16-17页
     ·互补性光伏发电系统第17-18页
   ·多电平逆变器第18-20页
     ·多电平逆变器的定义第18-19页
     ·多电平逆变器产生的背景第19页
     ·多电平逆变器的发展过程与应用领域第19-20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2章 太阳能电池模型及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第21-42页
   ·光生伏特效应第21-23页
   ·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与建模第23-30页
     ·太阳能电池等效模型第23-25页
     ·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参数第25页
     ·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的工程计算第25-27页
     ·太阳能电池建模第27-30页
   ·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第30-41页
     ·经典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第31-35页
     ·智能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第35-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三电平逆变技术与建模第42-75页
   ·三电平逆变器的种类及拓扑结构第42-45页
     ·钳位式三电平逆变器第42-44页
     ·级联式三电平逆变器第44-45页
   ·二极管钳位式三电平逆变器的工作原理第45-46页
   ·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第46-47页
   ·三电平逆变器空间电压矢量第47-51页
     ·空间电压矢量第47-48页
     ·基本空间电压矢量第48-49页
     ·基本空间电压矢量对中点电压的影响第49-51页
   ·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PWM)原理与建模第51-74页
     ·扇区的判断第51-56页
     ·基本矢量的作用顺序和作用时间第56-61页
     ·逆变器三相桥各相功率管切换时刻计算第61-64页
     ·12 路驱动脉冲生成第64-70页
     ·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第70-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4章 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策略第75-87页
   ·逆变系统控制机理第75-76页
     ·并网有源逆变和无源逆变第75-76页
     ·光伏并网逆变器并网控制的基本原理第76页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第76-77页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第77-79页
   ·基于虚拟磁链定向和 PI 调节的直接功率控制第79-86页
     ·虚拟磁链定向问题第79-80页
     ·虚拟磁链定向积分漂移问题第80-82页
     ·瞬时功率计算第82-83页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结构框图和系统仿真第83-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总结与展望第87-89页
 工作总结第87页
 工作展望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机盘管用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的研究
下一篇:深海浮式风机支撑结构的初步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