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一) 是巩固政治合法性的基本要求 | 第9页 |
(二) 是政府权威的重要来源 | 第9页 |
(三)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要求 | 第9-10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0-15页 |
一、组织公民行为概念 | 第10-11页 |
(一) 组织公民行为的基本内涵 | 第10页 |
(二) 组织公民行为的维度 | 第10-11页 |
二、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内涵 | 第11-12页 |
(一) 政府公信力的概念 | 第11页 |
(二) 政府公信力的涵盖要素 | 第11页 |
(三) 政府公信力的评价体系 | 第11-12页 |
三、组织公民行为与政府公信力构建的关系 | 第12-15页 |
(一) “文明礼貌”提高政治民主化发展水平 | 第12-13页 |
(二) 政府廉政建设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责任意识” | 第13页 |
(三) “运动员精神”推进政府行为规范化进程 | 第13-14页 |
(四) “公民美德”对于政府工作的评价产生重大影响 | 第14页 |
(五) “利他主义”构建出新型的政府行政文化 | 第14-15页 |
第三章 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19页 |
一、政治民主化发展水平偏低 | 第15页 |
(一) 执政透明度不高 | 第15页 |
(二) 公民的组织建设不完善 | 第15页 |
二、政府廉政建设存在缺陷 | 第15-16页 |
(一) 政府信息不公开 | 第16页 |
(二) 监管力度不够 | 第16页 |
三、政府行为规范化进程滞后 | 第16-17页 |
(一) 权力的滥用 | 第16-17页 |
(二) 程序不合法 | 第17页 |
四、政府工作的评价不佳 | 第17-18页 |
(一) 弄虚作假仍比较严重 | 第17页 |
(二) 政策缺乏稳定性 | 第17-18页 |
五、政府行政文化发展水平滞后 | 第18-19页 |
(一) 浅层次的物质文化构建不完善 | 第18页 |
(二) 深层次的精神文化构建不完善 | 第18-19页 |
第四章 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19-22页 |
一、“文明礼貌”的缺乏致使政治民主化发展水平偏低 | 第19页 |
二、“责任意识”的缺失致使政府廉政建设存在缺陷 | 第19-20页 |
三、“运动员精神”的匮乏使政府行为规范化进程滞后 | 第20-21页 |
四、“公民美德”的丧失促使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评价不佳 | 第21页 |
五、“利他行为”的缺乏使政府行政文化发展水平滞后 | 第21-22页 |
第五章 基于组织公民行为完善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对策 | 第22-27页 |
一、通过“文明礼貌”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 | 第22页 |
二、通过“责任意识”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 | 第22-24页 |
三、通过“运动员精神”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 | 第24页 |
四、通过“公民美德”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 | 第24-25页 |
五、通过“利他行为”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 | 第25-27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