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引言 | 第7页 |
| ·烘干炉控制发展简介 | 第7-8页 |
| ·经典控制方案 | 第8页 |
| ·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设计方案 | 第8页 |
| ·智能控制方案 | 第8页 |
| ·目前快速发展的一些具体烘干处理控制方案 | 第8-9页 |
| ·模糊控制 | 第9页 |
| ·神经网络与PID 的结合 | 第9页 |
| ·模糊控制与PID 的结合 | 第9页 |
| ·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三者相互结合 | 第9页 |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9-11页 |
| 第二章 被控对象及控制策略 | 第11-29页 |
| ·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 第11-12页 |
| ·PID 控制 | 第12-14页 |
| ·PID 控制的基本概念 | 第12-14页 |
| ·PID 控制器的优缺点 | 第14页 |
| ·模糊控制 | 第14-20页 |
| ·模糊理论 | 第14页 |
| ·模糊集合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 第14-15页 |
| ·模糊控制原理 | 第15页 |
| ·模糊控制的设计步骤 | 第15-20页 |
| ·模糊控制的优缺点 | 第20页 |
| ·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 | 第20-28页 |
| ·模糊整定PID 控制器原理 | 第21页 |
| ·模糊整定PID 控制器设计 | 第21-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仿真和分析 | 第29-37页 |
| ·MATLAB 及其模糊逻辑工具箱和仿真环境Simulink | 第29-30页 |
| ·MATLAB 简介 | 第29-30页 |
| ·仿真环境Simulink | 第30页 |
| ·仿真和优选 | 第30-36页 |
| ·仿真 | 第30-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烘干炉温度控制系统的实现 | 第37-60页 |
| ·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 | 第37页 |
| ·单片机选择 | 第37页 |
|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7-38页 |
| ·下位机硬件电路设计 | 第38-46页 |
| ·数据采集输入通道电路 | 第38-40页 |
| ·键盘和LED 显示接口电路 | 第40-41页 |
| ·输出控制电路 | 第41-43页 |
| ·串口通信电路 | 第43-44页 |
| ·报警器电路 | 第44页 |
| ·存储器的扩展 | 第44-45页 |
| ·电源电路的设计 | 第45-46页 |
| ·下位机程序实现 | 第46-52页 |
| ·主程序 | 第46-47页 |
| ·模糊自适应PID 算法 | 第47-48页 |
| ·T0 中断服务程序实现 | 第48-49页 |
| ·T1 中断服务程序 | 第49页 |
| ·键盘和LED 显示程序实现 | 第49-50页 |
| ·串口通信程序 | 第50-52页 |
| ·上位机管理软件实现 | 第52-59页 |
| ·串口通信实现 | 第52-57页 |
| ·上位机其它管理程序实现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功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5-66页 |
| 附录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