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站行人交通行为及客流组织的仿真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附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客运站行人交通行为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客运站客流组织仿真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客运站行人交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第17-28页 |
·引言 | 第17页 |
·环境因素 | 第17-20页 |
·空间布局和设施功能分析 | 第17-19页 |
·行人信息诱导系统 | 第19页 |
·客运站环境影响分析 | 第19-20页 |
·个体行为影响因素 | 第20-26页 |
·生理因素 | 第20-25页 |
·心理和社会因素 | 第25-26页 |
·群体行为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行人组 | 第26页 |
·行人流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客运站行人交通行为研究 | 第28-42页 |
·引言 | 第28页 |
·行人交通行为的模型框架 | 第28-29页 |
·行人交通行为的概念 | 第28页 |
·行人交通行为模型框架 | 第28-29页 |
·基于活动链和环境交互的全局路径规划行为 | 第29-33页 |
·走行行为 | 第29-32页 |
·路径规划行为 | 第32-33页 |
·有序活动下多目标的局部设施选择行为 | 第33-38页 |
·有序活动下多目标的排队行为模型 | 第33-35页 |
·楼梯与自动扶梯选择行为模型 | 第35-38页 |
·群体行为分析 | 第38-41页 |
·行人组行为 | 第39页 |
·行人流行为 | 第39-40页 |
·自组织现象分析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客运站客流组织动态仿真方法研究 | 第42-53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基于AnyLogic仿真平台的行人仿真方法研究 | 第43-48页 |
·AnyLogic仿真软件介绍 | 第43页 |
·行人仿真模块介绍 | 第43-45页 |
·行人仿真建模流程 | 第45页 |
·客流组织仿真方法实现 | 第45-48页 |
·客流组织仿真评价指标及其方法实现 | 第48-51页 |
·客流组织仿真评价指标 | 第48-49页 |
·客流组织动态评价方法实现 | 第49-51页 |
·客流组织动态仿真优化方法分析 | 第51-52页 |
·交叉点的优化 | 第51页 |
·设施设备的优化 | 第51-52页 |
·行人信息诱导系统的优化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仿真案例分析 | 第53-60页 |
·引言 | 第53页 |
·兰州火车站仿真环境分析 | 第53-54页 |
·兰州火车站功能区位布局 | 第53页 |
·站内客流流线分析 | 第53-54页 |
·客流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54页 |
·兰州火车站客流组织动态仿真 | 第54-57页 |
·仿真环境设计 | 第55-56页 |
·仿真流程设计 | 第56-57页 |
·仿真参数设计 | 第57页 |
·仿真结果与优化分析 | 第57-59页 |
·仿真结果检验及分析 | 第57-58页 |
·优化分析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奖情况 | 第65-66页 |
附录B 部分程序代码 | 第66-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