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前言 | 第9-18页 |
·磷营养效率的定义 | 第9-11页 |
·小麦磷效率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小麦磷高效利用的基因资源 | 第11-12页 |
·磷高效机理的研究 | 第12-13页 |
·磷效率基因型的差异与新种质的筛选 | 第13-14页 |
·磷效率的分子标记研究 | 第14页 |
·磷利用效率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14-17页 |
·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 | 第15页 |
·缺磷特异响应基因 | 第15-16页 |
·其他与磷胁迫有关的基因 | 第16页 |
·磷高效基因 PHR1 | 第16-17页 |
·小麦磷高效转基因研究进展 | 第17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6页 |
·材料 | 第18页 |
·方法 | 第18-23页 |
·植物叶片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18-19页 |
·转基因植株的 PCR 检测 | 第19-21页 |
·水培、土培培养方法 | 第21-23页 |
·植株全磷含量测定 | 第23页 |
·测定项目 | 第23-25页 |
·基本指标 | 第23页 |
·生理生化指标 | 第23-25页 |
·部分指标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农艺性状调查 | 第26页 |
·数据分析 | 第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47页 |
·山东省新育成小麦品种(系)的磷效率鉴定 | 第26-31页 |
·不同磷水平下小麦品种(系)的生物量 | 第26-28页 |
·根系性状特点 | 第28-29页 |
·不同小麦材料的磷吸收量及磷效率 | 第29-31页 |
·对携带 TaPHR1 基因的回交、杂交后代材料的筛选 | 第31-34页 |
·对携带 TaPHR1 基因的小麦新种质 P238、P258 的磷效率鉴定 | 第34-47页 |
·水培条件下 P238、P258 的磷效率鉴定 | 第34-40页 |
·土培条件下 P238、P258 的磷效率鉴定 | 第40-46页 |
·不同材料在不同供磷水平下的酸性磷酸酶活性 | 第46-47页 |
4 讨论 | 第47-50页 |
·山东省新育成小麦品种(系)的磷效率鉴定 | 第47-48页 |
·对携带 TaPHR1 基因的小麦新种质 P238、P258 的磷效率鉴定 | 第48-50页 |
5.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