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7页
1 前言第17-36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36页
     ·我国和山东的水资源状况以及农业用水情况第18-19页
     ·小麦一生的需水规律第19-20页
     ·灌水对小麦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20-22页
     ·灌水对小麦碳代谢的影响第22-27页
     ·灌水对小麦氮代谢的影响第27-29页
     ·灌水对小麦根系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29-31页
     ·交替灌溉技术及其节水机理研究现状第31-36页
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6-43页
   ·试区概况第36-37页
   ·试验材料与设计第37-38页
     ·大田试验第37-38页
     ·15N 微区试验第38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38-42页
     ·田间调查与取样第38页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第38页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第38-39页
     ·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第39页
     ·光合速率的测定第39-40页
     ·土壤棵间蒸发的测定第40页
     ·小麦旗叶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第40-41页
     ·15N 取样方法与计算方法第41页
     ·土壤硝态氮的测定第41-42页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第42-4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3-71页
   ·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第43-46页
     ·不同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动态第43页
     ·成熟期不同器官中干物质分配量及其比例第43页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第43-46页
   ·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46-50页
     ·全生育期的总耗水量第46-47页
     ·不同水分来源及其所占总耗水量比例第47页
     ·不同生育时期耗水量、耗水模系数和日耗水量的差异第47-49页
     ·水分利用效率第49-50页
   ·不同灌溉模式下水分利用效率关键影响因子第50-62页
     ·不同灌水处理的土壤含水量第50-55页
     ·不同灌水处理的花后光合性能第55-58页
     ·不同灌水处理的棵间蒸发第58-59页
     ·不同灌水处理的旗叶生理生化指标第59-62页
   ·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总耗水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第62-64页
     ·生物产量、收获指数与总耗水量之间的关系第62-63页
     ·籽粒产量、WUE 与总耗水量之间的关系第63-64页
   ·不同灌溉模式对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第64-71页
     ·成熟期不同来源氮素的积累量及其比例第64-65页
     ·成熟期不同来源氮素在各器官中的积累与分配第65-66页
     ·成熟期各器官中氮素的积累与分配第66-67页
     ·氮素利用效率第67-68页
     ·成熟期 0~200 cm 土层土壤硝态氮的含量第68-69页
     ·成熟期土壤硝态氮积累第69-71页
4 讨论第71-80页
   ·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第71-72页
   ·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72-74页
     ·不同灌溉模式对不同来源水分利用的影响第72-73页
     ·不同灌溉模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73-74页
   ·不同灌溉模式下水分利用效率关键影响因子第74-77页
     ·不同灌溉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74-75页
     ·不同灌溉模式对花后光合性能的影响第75页
     ·不同灌溉模式对棵间蒸发的影响第75-76页
     ·不同灌溉模式对旗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第76-77页
   ·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第77-80页
     ·氮素积累、分配和转运的差异第77-78页
     ·不同灌溉模式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第78-80页
5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96页
致谢第96-9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光周期基因Photoperiod-B1的DNA甲基化分析
下一篇:小麦小花发育差异性的生理基础及栽培措施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