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铁路养护与维修论文--线路检测及设备、检测自动化论文

高速铁路轨道及底座板检测系统的研制与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页
   ·国内外轨道检测技术的发展第9-11页
     ·国外轨道检测技术的发展第9-10页
     ·国内轨道检测技术的发展第10-11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第11-12页
第二章 高铁测量技术要求及规范第12-18页
   ·建立高速铁路的必要性第12-13页
     ·传统铁路测量的缺点第12-13页
     ·高速铁路测量的优势第13页
   ·高速铁路设计要求第13-18页
     ·框架控制网 CP0 测量第13-14页
     ·基础平面控制网 CPI 测量第14-15页
     ·线路平面控制网 CPII 测量第15页
     ·轨道控制网 CPIII 平面测量第15-16页
     ·高程控制测量技术要求第16-18页
第三章 高速铁路轨道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第18-35页
   ·轨道小车检测原理第18-26页
     ·轨道里程测量第18页
     ·轨距测量第18-19页
     ·棱镜中心坐标的测量第19-20页
     ·由棱镜坐标推导所在横截面实际轨道中线对应点坐标第20-22页
     ·寻找在设计中线上的最近点第22-24页
     ·推导设计中线点高程第24-26页
   ·轨道检测小车的误差分析第26-35页
     ·误差种类分析第26-27页
     ·控制误差的方法第27-32页
     ·小车内外部几何参数精度第32-35页
第四章 底座板高程自动化测量第35-44页
   ·底座板高程自动化测量意义与仪器介绍第35-37页
   ·底座板高程自动化测量原理与数据分析第37-44页
     ·计算底座板设计中线高程第37-39页
     ·计算底座板面四点的设计高程第39-40页
     ·实测底座板面四点的高程第40-41页
     ·推导右线底座板高程偏差及方位角处理第41-42页
     ·自动化测量数据与水准测量数据的比较分析第42-44页
第五章 底座板高程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第44-55页
   ·系统架构第44-46页
     ·系统硬件组成第44-45页
     ·系统工作流程第45-46页
   ·系统界面与设计数据第46-49页
   ·软件程序设计第49-55页
     ·全站仪通讯指令与处理数据类第49-51页
     ·测量点类与要素计算点类第51-55页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行式混合臂高空作业车工作机构特殊轨迹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Z铁路综合物流基地城市配送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