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24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航空齿轮钢的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 ·国内外航空齿轮钢的发展 | 第10页 |
| ·航空齿轮的发展进程 | 第10-13页 |
| ·航空齿轮钢的强韧化机理 | 第13-16页 |
| ·强化机理 | 第13-15页 |
| ·韧化机理 | 第15-16页 |
| ·航空齿轮中的强化相 | 第16-18页 |
| ·AMS 6308 齿轮钢的合金设计 | 第18-21页 |
| ·AMS 6308 钢热处理工艺的制定 | 第21-22页 |
| ·淬火温度的影响 | 第21页 |
| ·冷处理的影响 | 第21-22页 |
| ·回火温度的影响 | 第22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2-24页 |
|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24-27页 |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 ·实验方法 | 第24-27页 |
| ·合金成分对 AMS 6308 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24-25页 |
| ·热处理工艺的制定 | 第25-26页 |
| ·显微组织观察 | 第26页 |
| ·化学相分析 | 第26-27页 |
| 3 AMS 6308 钢中合金元素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27-37页 |
| ·成分波动对 AMS 6308 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27-31页 |
| ·Ni 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27-28页 |
| ·强化元素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28-29页 |
| ·SEM 断口分析 | 第29页 |
| ·微观组织分析 | 第29-31页 |
| ·Cu 对 AMS 6308 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31-35页 |
| ·Cu 对固溶处理的影响 | 第31-34页 |
| ·Cu 的二次硬化效应 | 第34-35页 |
| ·分析讨论 | 第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4 AMS 6308 钢淬火温度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37-49页 |
| ·淬火工艺的制定 | 第37-41页 |
| ·未热处理态试样材料分析 | 第37-38页 |
| ·临界点和 CCT 曲线 | 第38-40页 |
| ·淬火温度的制定 | 第40-41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7页 |
| ·淬火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微观组织分析 | 第42-45页 |
| ·白色块状组织 | 第45页 |
| ·韧化机制 | 第45-47页 |
| ·残余奥氏体分析 | 第47页 |
| ·讨论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5 AMS 6308 钢回火温度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49-59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 ·回火温度对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 ·高温短时性能 | 第50-51页 |
| ·微观组织分析 | 第51-57页 |
| ·扫描照片分析 | 第51-53页 |
| ·SEM 断口分析 | 第53-55页 |
| ·不同回火温度 TEM 照片 | 第55-56页 |
| ·相分析结果 | 第56-57页 |
| ·讨论 | 第57-58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读硕士学位期间所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主要成果 | 第65页 |
| 参与课题 | 第65页 |
| 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