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英文缩写词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艾滋病概况 | 第9页 |
·HIV 结构 | 第9-10页 |
·Tat 蛋白的结构 | 第10-11页 |
·Tat 的功能 | 第11-12页 |
·反式激活作用 | 第11页 |
·参与染色质重塑 | 第11页 |
·促进转录激活的起始 | 第11页 |
·促进转录的延伸 | 第11-12页 |
·HDAC 途径 | 第12-14页 |
·HAT | 第12-13页 |
·HDAC | 第13页 |
·HDAC1 与 LTR 的关系 | 第13-14页 |
·Tat 在 HIV 的转录过程中的乙酰化与去乙酰化 | 第14-15页 |
·NF-κB 的结构以及对 LTR 的作用 | 第15-16页 |
·NF-κB 结构 | 第15页 |
·NF-κB 的活化 | 第15页 |
·NF-κB 对 LTR 的调节 | 第15-16页 |
·p300/CBP 的乙酰化作用 | 第16-17页 |
·AMPK 与 NF-κB 的关系 | 第17-18页 |
·AMP 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对能量代谢的调节 | 第17页 |
·AMPK-SIRT1-NF-κB 信号 | 第17-18页 |
·姜黄素简介 | 第18-21页 |
·姜黄素简介 | 第18页 |
·抑制 Tat 蛋白介导的 HIV LTR 活性 | 第18-21页 |
第2章 HDAC/NF-κB 途径在姜黄素抑制 Tat 介导 HIV-1 转录激活的作用 | 第21-41页 |
引言 | 第21-22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序列合成与测序 | 第22页 |
·抗体、质粒以及培养基 | 第22页 |
·细胞培养,转染,以及对细胞生存能力的评估 | 第22-23页 |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配制溶液 | 第23-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30页 |
·细胞复苏与细胞培养 | 第24-25页 |
·转染 | 第25页 |
·RNA 提取以及 real-time PCR | 第25-26页 |
·RNA 反转录 | 第26-27页 |
·Real-Time PCR | 第27页 |
·转染后 Western Blot 检测样品的蛋白水平 | 第27-28页 |
·SDS-PAGE 凝胶电泳 | 第28页 |
·细胞核提取物的制备 | 第28-29页 |
·蓝斑实验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方法 | 第29页 |
·免疫印迹技术 | 第29页 |
·ChIP 分析 | 第29-30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0页 |
·实验结果 | 第30-37页 |
·姜黄素以及 HDAC1 siRNA 对 Tat 介导的 LTR 转录激活作用的影响 | 第30-32页 |
·姜黄素在 MAGE 细胞中对 HDAC1 的影响 | 第32页 |
·姜黄素对 p300 以及对组蛋白 H3 的影响 | 第32-33页 |
·姜黄素对 HDAC1 在 Tat 介导的 HIV LTR 中改变染色质结构的作用 | 第33-34页 |
·姜黄素对 NF-κB 结合到 LTR 启动子上的作用需要 LTR 的转录激活 | 第34-35页 |
·姜黄素对 Tat 介导的 NF-κB 激活以及 IKK 磷酸化的作用 | 第35-36页 |
·MAGI 细胞中姜黄素对 AMPK,ACC 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