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30页 |
| 前言 | 第8页 |
| ·吲哚类化合物的应用与合成 | 第8-19页 |
| ·吲哚类化合物的应用 | 第8-11页 |
| ·吲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与发展 | 第11-16页 |
| ·吲哚的官能化反应 | 第16-19页 |
| ·铜催化 C-H 官能化的研究进展 | 第19-29页 |
| ·Ullmann 偶联反应 | 第19-21页 |
| ·铜催化 Ullmann 偶联反应 | 第21-24页 |
| ·铜催化构建氮杂环类化合物最新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 ·铜催化 Ullmann 偶联反应可能的机理 | 第27-28页 |
| ·铜催化 Ullmann 偶联反应常用的铜催化剂、配体、碱、溶剂 | 第28-29页 |
| ·硕士论文的提出与主要工作 | 第29-30页 |
| 第2章 铜催化吲哚并咪唑并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30-64页 |
| ·引言 | 第30-31页 |
| ·实验所用仪器和试剂 | 第31-32页 |
| ·仪器 | 第31-32页 |
| ·试剂与药品 | 第32页 |
| ·原料化合物的合成 | 第32-33页 |
| ·催化体系的建立 | 第33-42页 |
| ·预实验和反应选择性设计 | 第34-35页 |
| ·铜催化剂的优化 | 第35-37页 |
| ·碱性的调节以及酸的选择与优化 | 第37-38页 |
| ·无机碱的优化 | 第38-39页 |
| ·配体的优化 | 第39-40页 |
| ·温度的优化 | 第40-41页 |
| ·溶剂和其他优化 | 第41-42页 |
| ·实验步骤和反应结果 | 第42-60页 |
| ·实验步骤 | 第42-43页 |
| ·实验结果 | 第43-57页 |
| ·代表性化合物的相关谱图 | 第57-60页 |
| ·实验结果讨论 | 第60-63页 |
| ·不同的取代 2-(2-溴苯基)-1H-吲哚对反应的影响 | 第60-61页 |
| ·不同的取代咪唑对反应的影响 | 第61-62页 |
| ·反应机理推测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结论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 附录 | 第74-11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6-118页 |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