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多跳中继网络中差错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多跳中继网络概述第11-18页
     ·多跳中继网络产生的背景第11-13页
     ·多跳中继网络第13-18页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第18-23页
   ·论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第23-25页
第二章 多跳中继网络ARQ和HARQ策略第25-37页
   ·多跳中继网络ARQ第25-29页
     ·ARQ基础第25-26页
     ·端到端、每跳以及中继ARQ第26-29页
   ·多跳中继网络HARQ第29-36页
     ·HARQ基础第29-36页
     ·端到端和每跳HARQ第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一种自动请求重传和混合自动请求重传交互机制第37-50页
   ·IEEE 802.16协议中的ARQ和HARQ协议第37-40页
   ·HARQ残余错误第40-41页
   ·ARQ和HARQ交互机制的提出第41-42页
   ·性能分析第42-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多跳中继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第50-66页
   ·Hydra概述第50-55页
     ·射频前端第51-52页
     ·物理层第52-53页
     ·媒体接入控制层第53-54页
     ·其它协议层第54页
     ·Hydra的特点第54-55页
   ·Elektrobit C8概述第55-61页
     ·C8的建模仿真工具第57-61页
     ·C8的双向信道测试第61页
   ·多跳中继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第61-65页
     ·设计第61-63页
     ·实现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基于两跳中继测试平台的实验第66-72页
   ·单独使用ARQ或者HARQ第66-70页
     ·Hop-by-hop ARQ性能第66页
     ·End-to-end ARQ性能第66-68页
     ·Hop-by-hop HARQ性能第68页
     ·End-to-end HARQ性能第68-69页
     ·结果分析第69-70页
   ·同时使用ARQ和HARQ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总结第72-73页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工作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头肩轮廓特征的人头检测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行政区划和征税方式变动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以1928-1931年上海屠宰税征收为研究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