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博客语言及网络身份性别差异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博客与青少年 | 第13-35页 |
·博客概观 | 第13-28页 |
·什么是博客 | 第13-15页 |
·"博客中国" | 第15-17页 |
·博客语言 | 第17-21页 |
·博客与网络身份 | 第21-23页 |
·博客中的特色元素 | 第23-28页 |
·青少年博客 | 第28-35页 |
·青少年博客发展概况 | 第28-29页 |
·青少年博客的特殊性 | 第29-33页 |
·研究青少年博客语言的价值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案 | 第35-40页 |
·调查对象和参与者 | 第35页 |
·问卷调查过程 | 第35-36页 |
·调查内容 | 第36-38页 |
·个人信息 | 第36页 |
·用户名选择 | 第36页 |
·博客头像 | 第36页 |
·表情符号的运用 | 第36页 |
·网络日志话题选择 | 第36-37页 |
·青少年博客语言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页 |
·研究假设 | 第38-40页 |
第四章 调查结果 | 第40-55页 |
·个人信息 | 第40-41页 |
·个人信息调查结果概况 | 第40页 |
·性别差异与个人信息 | 第40-41页 |
·用户名选择 | 第41-42页 |
·用户名调查结果概况 | 第41-42页 |
·性别差异与用户名选择 | 第42页 |
·博客头像 | 第42-44页 |
·博客头像调查情况统计 | 第42-43页 |
·性别差异与博客头像 | 第43-44页 |
·符号表情 | 第44-45页 |
·符号表情调查结果 | 第44页 |
·性别差异与符号表情 | 第44-45页 |
·网络日志话题选择 | 第45-46页 |
·话题选择调查结果 | 第45页 |
·性别差异与话题选择 | 第45-46页 |
·博客更新频率及博文字数 | 第46-48页 |
·博客更新调查结果 | 第46-47页 |
·性别差异与博客更新频率 | 第47-48页 |
·语言风格 | 第48-49页 |
·语言风格调查结果 | 第48页 |
·性别差异与语言风格 | 第48-49页 |
·语言的感情色彩 | 第49-50页 |
·语言感情色彩调查结果 | 第49页 |
·性别差异与语言感情色彩 | 第49-50页 |
·冒犯、挑衅及辱骂性质的语言 | 第50-52页 |
·冒犯、挑衅及辱骂性语言调查结果 | 第50-51页 |
·性别差异与冒犯、挑衅及辱骂性质的语言 | 第51-52页 |
·网络语言 | 第52页 |
·网络流行语、符号语、汉语混搭及创意语调查结果 | 第52页 |
·性别差异与网络流行语、符号语、汉语混搭及创意语 | 第52页 |
·语言传达的信息 | 第52-55页 |
·语言传达信息调查 | 第52-53页 |
·性别差异与语言所传达的信息 | 第53-55页 |
第五章 调查结果讨论 | 第55-61页 |
·个人信息 | 第55页 |
·用户名和博客头像的选择 | 第55-56页 |
·符号表情的选择 | 第56-57页 |
·博客的话题选择 | 第57页 |
·博客更新频率及博文字数 | 第57-58页 |
·博客语言的语言风格及所传达的信息 | 第58-59页 |
·感情色彩以及冒犯、挑衅及辱骂性质的语言 | 第59页 |
·网络语言 | 第59-60页 |
·青少年网络隐私及安全问题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1-63页 |
·文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 第61页 |
·青少年博客语言研究未来的发展前景 | 第61-63页 |
附录 调查问卷 | 第63-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