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相关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地质公园共享价值体系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地质公园共享价值体系的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发展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发展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4页 |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2 地质公园共享价值体系理论研究 | 第15-19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地质遗迹 | 第15页 |
·地质公园 | 第15页 |
·地质公园的特征 | 第15-16页 |
·地质公园共享价值体系 | 第16页 |
·地质公园共享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6-17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19页 |
3 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价值体系 | 第19-29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9-21页 |
·地理条件 | 第19-20页 |
·历史沿革 | 第20页 |
·保护管理体系 | 第20-21页 |
·科学价值 | 第21-24页 |
·复杂的岩溶形态 | 第22页 |
·重要的中国西南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研究基地 | 第22-23页 |
·同类喀斯特属性和景观的世界参照地 | 第23页 |
·高品位的科普教育基地 | 第23-24页 |
·生态价值 | 第24页 |
·物种多样性 | 第24页 |
·矿藏丰富 | 第24页 |
·文化价值 | 第24-26页 |
·阿诗玛民俗文化 | 第24-25页 |
·民族服饰、刺绣 | 第25页 |
·民族节庆 | 第25页 |
·石林崖画 | 第25页 |
·民族宗教 | 第25-26页 |
·济价值 | 第26-29页 |
·观光游憩功能 | 第26-27页 |
·解决就业 | 第27-28页 |
·促进应用科学的发展 | 第28页 |
·提供动植物产品 | 第28页 |
·提供优质的石材产品 | 第28-29页 |
4 核心利益相关者对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价值的发掘 | 第29-35页 |
·利益相关者图谱 | 第29-32页 |
·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 | 第32-35页 |
·地方政府的价值需求 | 第32页 |
·旅游企业的价值需求 | 第32-33页 |
·社区居民的价值需求 | 第33页 |
·社会团体的价值需求 | 第33-34页 |
·旅游者的价值需求 | 第34-35页 |
5 石林世界地质公园共享价值体系 | 第35-42页 |
·石林世界地质公园共享价值 | 第35页 |
·共享价值下各利益相关者承担的责任 | 第35-42页 |
·地方政府责任 | 第35-37页 |
·旅游企业责任 | 第37-38页 |
·社区居民责任 | 第38-39页 |
·社会团体责任 | 第39-40页 |
·旅游者责任 | 第40-42页 |
6 石林世界地质公园共享价值体系构建措施 | 第42-50页 |
·保护优先,全方位行动 | 第42-44页 |
·科学规划 | 第42-43页 |
·筹措保护资金 | 第43-44页 |
·保护、宣传与教育相结合 | 第44页 |
·完善旅游经营模式 | 第44-46页 |
·限客游览 | 第44-45页 |
·培养专业导游 | 第45-46页 |
·延长旅游产业链条 | 第46页 |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 | 第46-49页 |
·参与旅游发展决策 | 第47页 |
·参与旅游经济活动 | 第47-48页 |
·参与旅游资源的保护 | 第48-49页 |
·搭建公众监督平台 | 第49-50页 |
·建立公众参与的监督、举报体系 | 第49页 |
·建立公众意见的反馈制度 | 第49-50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展望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