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网络时代的社会谣言治理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3页
   ·选题背景第15页
   ·研究意义第15-17页
   ·文献综述第17-21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7-19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9-21页
   ·研究思路第21-22页
   ·研究方法第22-23页
第二章 网络时代社会谣言及其治理的理论基础第23-34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23-28页
     ·网络时代的定义第23-24页
     ·社会谣言的定义第24-28页
   ·社会谣言的类别第28-30页
   ·网络时代社会谣言与传统社会谣言的区别第30页
   ·理论基础第30-34页
     ·治理理论第30-31页
     ·政府危机管理理论第31-34页
第三章 网络时代社会谣言的生成机制、传播特点与危害第34-49页
   ·社会谣言的生成机制第34-40页
     ·社会谣言生成的信息状态第34-36页
     ·社会谣言生成的社会环境第36-39页
     ·社会谣言生成的心理基础第39-40页
   ·网络时代社会谣言传播的特点第40-44页
     ·网络时代社会谣言传播的“低门槛”第40-41页
     ·网路时代社会谣言传播的零时滞第41-42页
     ·网络时代社会谣言传播的虚拟性第42-43页
     ·网路时代社会谣言传播的交互性第43-44页
   ·网络时代社会谣言的危害第44-49页
     ·社会谣言是民意的非理性表达,社会舆论难以主导第45-46页
     ·社会谣言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社会稳定难以维持第46页
     ·社会谣言降低政府公信力,社会信任难以提升第46-47页
     ·社会谣言增加公众精神负担,社会心理难以均衡第47-49页
第四章 网络时代政府在社会谣言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9-56页
   ·防范意识不强导致社会舆论引导滞后第49-50页
   ·政府公信力下降导致治理社会信任基础不牢第50-51页
   ·信息公开机制不合理导致信息沟通不畅第51-52页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监管不严第52-53页
   ·监测技术水平有限导致监测力度不足第53-54页
   ·治理主体间协调机制不完善导致治理联动乏力第54-56页
第五章 网络时代社会谣言治理的优化路径第56-73页
   ·建立危机管理机制-----社会谣言止于预防第56-59页
     ·建立谣言的预防和预警机制第57页
     ·组建危机管理机构第57-58页
     ·控制信息、回击谣言第58页
     ·总结经验与教训,提升政府公关水平第58-59页
   ·提升政府公信力----社会谣言止于社会信任第59-61页
     ·提升公共政策的执行力第60页
     ·注重和解决民生问题第60-61页
     ·建立政府信用惩罚机制第61页
   ·健全信息发布机制-----社会谣言止于公开第61-64页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第62-63页
     ·加强社会舆情引导第63页
     ·丰富信息公开渠道第63-64页
   ·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建设----社会谣言止于法治第64-66页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64-65页
     ·依法严惩造谣传谣行为第65页
     ·增强网民法制观念第65-66页
   ·创新社会谣言治理技术手段----社会谣言止于技术创新第66-67页
     ·改进和提升监管技术手段第66页
     ·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第66-67页
   ·建立社会谣言治理社会联动机制----社会谣言止于众智第67-73页
     ·充分引导和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社会谣言治理的纽带作用第67-69页
     ·积极发挥公众在社会谣言治理中基础作用第69-73页
结束语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小流域治理的政府行为研究
下一篇:广州回应型城市基层政府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