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对小流域的治理研究 | 第19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其基础理论研究 | 第21-29页 |
·城镇化和农村城镇化的相关概念及内涵 | 第21-22页 |
·城镇化的概念及内涵 | 第21页 |
·农村城镇化的概念及内涵 | 第21-22页 |
·小流域的概念及现状概述 | 第22-24页 |
·小流域的概念阐释 | 第22-23页 |
·我国小流域的现状描述 | 第23-24页 |
·政府行为的一般理论 | 第24-29页 |
·政府行为的内涵 | 第24-26页 |
·政府行为的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农村城镇化发展危害小流域的具体表现——以陕南“移民搬迁”对“清水河”的危害为例 | 第29-36页 |
·陕南农村城镇化发展及政府行为介入概述 | 第29-31页 |
·陕南农村城镇化发展及其对小流域的危害概述 | 第29-30页 |
·政府行为介入小流域治理的必要性分析 | 第30页 |
·政府行为介入的职能表现 | 第30-31页 |
·长岭镇辖区清水河的流域历史及功能介绍 | 第31-32页 |
·长岭镇加快城镇发展的主要措施 | 第32-33页 |
·长岭镇城镇化发展危害清水河生态环境的具体表现 | 第33-36页 |
·新农村建设对清水河砂石资源的过度开发及利用 | 第33-34页 |
·农村城镇化发展对清水河流域的生产、生活污染 | 第34页 |
·过度捕捞对清水河流域水产资源的严重破坏 | 第34-35页 |
·沿岸建筑及居民人口倍增防洪形势加剧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政府行为介入小流域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阻力成因分析 | 第36-44页 |
·政府行为介入小流域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6-39页 |
·政府行为介入缓慢滞后 | 第36-37页 |
·政府行为介入武断粗糙 | 第37-38页 |
·政府行为介入缺乏公正 | 第38-39页 |
·政府行为介入短期化 | 第39页 |
·政府行为介入小流域治理的阻力成因分析 | 第39-44页 |
·政府官员的“经纪人”特点 | 第40页 |
·政府部门职能不清责任不明 | 第40-41页 |
·管理制度本身不合理 | 第41-42页 |
·政绩考核机制不合理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行为介入小流域治理的路径优化 | 第44-52页 |
·优化制度体制、注重行为时效 | 第44-47页 |
·完善小流域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制度规范 | 第44-45页 |
·完善职能体系明确责任分工 | 第45-46页 |
·完善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 | 第46页 |
·加强执行力度、注重行为实效 | 第46-47页 |
·革新思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第47-48页 |
·革新政府管理思路加强服务意识的树立 | 第47-48页 |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 第48页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政府监督机制 | 第48-50页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 第48-49页 |
·加强和完善政府监督机制 | 第49-50页 |
·开拓融资渠道缓解财政压力 | 第50-52页 |
·改革财政体制,完善税收分配机制 | 第50-51页 |
·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元融资体系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长岭镇清水河沿岸居民及个别政府官员访谈记录 | 第56-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