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不同分支酶基因表达对稻米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 ·稻米品质的评价标准 | 第11-12页 |
| ·碾米品质 | 第11页 |
| ·外观品质 | 第11页 |
| ·蒸煮与食味品质 | 第11-12页 |
| ·营养品质 | 第12页 |
| ·水稻淀粉的组成与结构 | 第12-13页 |
| ·合成淀粉的相关酶类 | 第13-16页 |
|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 第14页 |
| ·淀粉合成酶 | 第14-15页 |
| ·淀粉去分支酶 | 第15页 |
| ·淀粉分支酶 | 第15-16页 |
| ·淀粉分支酶基因育种应用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稻米淀粉的应用前景 | 第17-20页 |
| ·稻米淀粉的应用 | 第17-18页 |
| ·直链淀粉的应用 | 第18-19页 |
| ·抗性淀粉的应用 | 第19-20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32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 ·植物材料 | 第21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21-22页 |
| ·引物 | 第22页 |
| ·DNA序列分析与克隆 | 第22-23页 |
| ·载体构建 | 第23-24页 |
| ·SBE4-RNAi载体的构建 | 第23页 |
| ·SBE3和SBE4双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3页 |
| ·SBE1和SBE4双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3-24页 |
| ·质粒DNA的提取、酶切与连接 | 第24页 |
| ·质粒转化感受态农杆菌 | 第24-25页 |
|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 | 第25-27页 |
| ·培养基 | 第25-26页 |
| ·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26页 |
| ·农杆菌的制备 | 第26页 |
| ·初生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 第26-27页 |
| ·水稻愈伤组织的侵染及其与根瘤农杆菌的共培养 | 第27页 |
| ·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 | 第27页 |
| ·抗性愈伤组织的分化及植株再生 | 第27页 |
| ·转基因水稻的检测 | 第27-29页 |
| ·转基因水稻植株中潮霉素抗性的检测 | 第27-28页 |
| ·转基因水稻的PCR检测 | 第28-29页 |
| ·RT-PCR分析 | 第29页 |
| ·水稻总RNA的提取 | 第29页 |
|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29页 |
| ·半定量RT-PCR分析 | 第29-30页 |
| ·荧光实时定量RT-PCR分析 | 第30页 |
| ·稻米品质测定 | 第30-32页 |
| ·外观品质的测定 | 第30页 |
| ·种子横断面的电镜扫描观察 | 第30页 |
| ·稻米淀粉的碘染 | 第30页 |
|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 ·凝胶特性的测定 | 第31页 |
| ·热力学特性的测定 | 第31页 |
| ·淀粉粘滞性谱(RVA)分析 | 第31-32页 |
| ·抗性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32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50页 |
| ·载体构建与鉴定 | 第32-33页 |
|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33-34页 |
|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PCR鉴定 | 第34-35页 |
| ·转基因水稻纯合系的筛选 | 第35-36页 |
| ·转基因植株中目的基因表达的分析 | 第36-41页 |
| ·SBE4基因在日本晴中的表达 | 第36-37页 |
| ·转基因水稻中不同分支酶的表达情况 | 第37-41页 |
| ·抑制不同分支酶基因表达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第41-50页 |
| ·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对淀粉粒形态的影响 | 第42-45页 |
| ·对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对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第47-49页 |
| ·米粉凝胶特性的变化 | 第49-50页 |
| 4 小结与讨论 | 第50-54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讨论与展望 | 第51-54页 |
| ·SBE4对淀粉品质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抑制不同分支酶基因后稻米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52-53页 |
| ·SBE之间的协同作用 | 第53页 |
| ·展望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