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符号说明 | 第8-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 1 奶牛乳房炎概述 | 第12页 |
| 2 乳腺上皮细胞的免疫识别功能 | 第12-13页 |
| 3 肠杆菌性乳腺炎与脂多糖炎症模型 | 第13-16页 |
| 4 TLR4概述 | 第16-22页 |
| ·TLR4简述 | 第16-17页 |
| ·TLR4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的机制 | 第17-18页 |
| ·LPS激活TLR4信号通路导致机体损伤的机制 | 第18-21页 |
| ·负调控TLR4信号通路的方法和意义 | 第21-22页 |
| 5 硒营养调控对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效果 | 第22页 |
| 6 硒负向调控LPS/TLR4/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功能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 | 第24-36页 |
| 1 试验材料 | 第24-26页 |
| ·试剂 | 第24页 |
| ·仪器 | 第24-25页 |
| ·试验常用试剂的配置 | 第25-26页 |
| 2 试验方法 | 第26-28页 |
| 3 结果 | 第28-33页 |
|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形态 | 第28-31页 |
|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曲线图 | 第31页 |
| ·不同配方消化酶对pbMEC分离的影响 | 第31-32页 |
| ·不同消化时间对pbMEC分离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冻存及复苏 | 第33页 |
| 4 讨论 | 第33-35页 |
| ·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 第33-34页 |
| ·不同配方消化酶对pbMEC分离的影响 | 第34页 |
| ·不同消化时间对pbMEC分离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冻存及复苏 | 第35页 |
| 5.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亚硒酸钠对脂多糖刺激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 第36-45页 |
| 1 试验材料 | 第37-38页 |
| ·试剂 | 第37页 |
| ·仪器 | 第37页 |
| ·试验常用试剂的配置 | 第37-38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38-41页 |
| ·LPS损伤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 第38-39页 |
| ·亚硒酸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的影响 | 第39页 |
| ·亚硒酸钠对受损奶牛乳腺上皮细胞LDH漏出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 ·亚硒酸钠对受损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DA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 3 结果 | 第41-43页 |
| 4 讨论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亚硒酸钠对LPS诱导的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及IL-1β、IL-8基因的调节 | 第45-56页 |
| 1 试验材料 | 第45-47页 |
| ·试剂 | 第45-46页 |
| ·仪器 | 第46页 |
| ·试验常用试剂的配置 | 第46-47页 |
| 2 试验方法 | 第47-49页 |
| ·细胞处理 | 第47页 |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47-48页 |
| ·奶牛样品组织总RNA的提取 | 第48页 |
| ·RT-PCR反应和cDNA扩增 | 第48-49页 |
| ·基因半定量分析 | 第49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4页 |
| ·cDNA第一链的检测结果 | 第49-50页 |
| ·亚硒酸钠对LPS刺激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TLR2、TLR4、IL-1β和IL-8mRNA水平的影响 | 第50-54页 |
| 4 讨论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