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26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 ·现有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13-19页 |
|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19-20页 |
| ·现有研究呈现的趋势 | 第20页 |
| ·研究目标 | 第20-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 ·研究方法及手段 | 第21-23页 |
| ·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5-26页 |
| ·研究视角的创新 | 第25-26页 |
| ·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26页 |
| 2 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及评价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26-29页 |
| ·培养党和国家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要措施 | 第26-27页 |
| ·党应对社会复杂形势挑战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 | 第27-28页 |
| ·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 第28页 |
| ·探索和创新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机制实践的必然趋势 | 第28-29页 |
| 3 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基于四川省5所高校在校学生调研分析 | 第29-50页 |
| ·抽样及样本概况 | 第29-30页 |
| ·大学生党员发展现状概述 | 第30页 |
| ·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30-48页 |
| ·入党动机多元,影响因素亟待厘清 | 第30-35页 |
| ·发展程序走样,考察公平存在质疑 | 第35-37页 |
| ·培养工作缺位,施教与需求不匹配 | 第37-41页 |
| ·组织建设不足,队伍质量有待提高 | 第41-44页 |
| ·组织生活懒散,形式内容急需丰富 | 第44-46页 |
| ·后续教育弱化,监管机制执行不力 | 第46-48页 |
|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8-50页 |
| ·社会环境 | 第48-49页 |
| ·党员队伍变化 | 第49页 |
| ·学生党建工作机制 | 第49-50页 |
| ·学生党建工作队伍 | 第50页 |
| 4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构建 | 第50-71页 |
| ·规范程序,抓好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关键环节 | 第51-52页 |
| ·第一个环节: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 | 第51页 |
| ·第二个环节:发展对象的确定及发展 | 第51-52页 |
| ·第三个环节:预备党员的转正 | 第52页 |
| ·贯通教育,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 第52-58页 |
| ·探索入党启发引导教育,把好新生入学教育关 | 第52-53页 |
| ·强化入党积极分子教育,严格积极分子培养关 | 第53-55页 |
| ·突出党员转正后续教育,抓好预备党员转正关 | 第55页 |
| ·重视党员发展提升教育,抓牢党员党性修养关 | 第55-58页 |
| ·完善制度,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有据可依 | 第58-63页 |
| ·严格和创新发展大学生党员制度 | 第58-61页 |
| ·建立和完善党员经常性学习制度 | 第61-63页 |
| ·探索和加强监督及责任追究制度 | 第63页 |
| ·优化组织,形成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良性机制 | 第63-67页 |
| ·探索创新,加强和改进学生党支部建设 | 第63-65页 |
| ·优化配置,狠抓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 | 第65-66页 |
| ·做好辅助,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助手功能 | 第66-67页 |
| ·建好队伍,促进组织和个体的共同发展 | 第67-71页 |
| ·壮大党员队伍,保证党组织在青年学生中的引领功能 | 第67页 |
| ·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自我纯洁能力 | 第67-68页 |
| ·突出激励关怀,增强学生党组织对学生的组织凝聚力 | 第68-71页 |
| 5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机制构建 | 第71-86页 |
|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的内涵 | 第71-72页 |
|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机制的特点 | 第72-76页 |
| ·评价过程:由总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 | 第72-73页 |
| ·评价主体:由单向评价向双向多元评价转变 | 第73-74页 |
| ·评价内容:由侧重智力因素向综合素质转变 | 第74-75页 |
| ·评价指标:由笼统、随意向多维、明确转变 | 第75页 |
| ·评价方法:由单方式向多种方式相结合转变 | 第75-76页 |
|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76-83页 |
|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第76-78页 |
|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具体设想 | 第78-82页 |
|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结果的处理及表达的设想 | 第82-83页 |
|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指标体系使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83-86页 |
| ·在“引导”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评价的教育导向作用 | 第83-84页 |
| ·在“公正”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公信力 | 第84页 |
| ·在“发展”上下功夫,着力以评价促进大学生党员更快更好成长 | 第84-86页 |
| ·在“反馈”上下功夫,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评价结果利用率 | 第86页 |
| 结语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 经典著作类 | 第88页 |
| 专著类 | 第88-89页 |
| 重要文件 | 第89-90页 |
| 硕士毕业论文 | 第90-91页 |
| 期刊类 | 第91-93页 |
| 致谢 | 第93-95页 |
| 附页: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状况调查问卷 | 第95-9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