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4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4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旅游及旅游产业概念 | 第17-19页 |
·旅游、旅游产业的概念 | 第17-18页 |
·旅游产业的特征 | 第18-19页 |
·产业发展相关基础理论 | 第19-22页 |
第三章 伊犁河谷区域概况及旅游资源状况 | 第22-29页 |
·伊犁河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22-23页 |
·伊犁河谷旅游资源现状 | 第23-27页 |
·自然资源 | 第24-26页 |
·历史人文资源 | 第26页 |
·社会人文资源 | 第26-27页 |
·伊犁河谷区域旅游资源禀赋 | 第27-29页 |
·自然景观方面——以草原、雪山、河湖、森林等为主色调,四季一线分明 | 第27-28页 |
·历史文化景观方面——以清代历史文物古迹为主 | 第28页 |
·人文景观方面——以哈萨克牧民生活和锡伯族文化为主线 | 第28页 |
·饮食方面——以新疆典型的民族特色饮食文化为主调 | 第28-29页 |
第四章 伊犁河谷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 第29-36页 |
·伊犁河谷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 第29页 |
·伊犁河谷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要素情况 | 第29-36页 |
·景点情况 | 第29页 |
·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 第29-30页 |
·交通状况 | 第30页 |
·产业发展规模及布局 | 第30页 |
·旅游产品开发情况 | 第30-31页 |
·伊犁河谷区域旅游资源评价 | 第31-34页 |
·伊犁河谷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状况 | 第34-36页 |
第五章 伊犁河谷区域旅游产业的 SWOT 分析 | 第36-42页 |
·优势分析 | 第36-37页 |
·伊犁河谷区域自然资源优势 | 第36页 |
·伊犁河谷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 第36-37页 |
·伊犁河谷区域区位优势 | 第37页 |
·伊犁河谷区域旅游资源品牌优势 | 第37页 |
·劣势分析 | 第37-39页 |
·旅游产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37页 |
·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 | 第37-38页 |
·景点区间距离远,交通不便 | 第38页 |
·存在季节因素对旅游产业的影响 | 第38-39页 |
·面临的机遇 | 第39-40页 |
·“中央及地方政策支持”机遇 | 第39页 |
·“西部大开发”机遇 | 第39页 |
·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支持 | 第39-40页 |
·建设“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区”机遇 | 第40页 |
·面临的威胁 | 第40-42页 |
·其他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压力 | 第40页 |
·旅游产业及其他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方面的关系处理 | 第40页 |
·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 第40-42页 |
第六章 伊犁河谷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缺乏全局统筹和科学规划 | 第42页 |
·基础建设薄弱,交通状况亟待改善 | 第42页 |
·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低 | 第42-43页 |
·宣传力度不够,市场开拓不足,客源面狭窄 | 第43页 |
·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力弱,竞争混乱 | 第43-44页 |
第七章 伊犁河谷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第44-50页 |
·伊犁河谷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 第44页 |
·伊犁河谷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第44-50页 |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整合旅游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 | 第44-45页 |
·深化旅游产品开发,打造优秀旅游品牌 | 第45-46页 |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 第46-47页 |
·加强“食、住、行、游、购、娱”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 第47-48页 |
·加大宣传力度,实施名牌战略 | 第48页 |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 第48-49页 |
·提高旅游从业者专业素质,提升服务水平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53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