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

辩诉交易制度在美国的新问题及其分析--以被告人虚假的有罪答辩为进路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引言第5-6页
一、 辩诉交易制度简述第6-7页
二、 问题引入——从四个案例说起第7-11页
 (一) 贫困被告人受制于经济压力以及文化水平而作有罪答辩第7-8页
 (二) 无辜被告人受检察官和法官影响进行虚假有罪答辩第8-9页
 (三) 无辜被告人拒不进行有罪答辩的道德法律困境第9页
 (四) 阿尔福德答辩能否解决上述道德法律困境第9-11页
三、 案例反映的问题归纳第11-16页
 (一) 贫困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受到忽视第11页
 (二) 辩护律师的责任意识淡漠第11-12页
 (三) 法官的中立性动摇第12-13页
 (四) 检察官行为不当第13页
 (五) 被告人的认罪自愿性保障不足第13-14页
 (六) 无辜被告人认罪面临道德困境第14-15页
 (七) 被害人参与辩诉交易的程度不足第15页
 (八) 减刑、假释申请的制度设计不合理第15-16页
四、 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分析第16-24页
 (一) 审判制度的缺陷第16-20页
  1、 法律援助制度不合理第16页
  2、 陪审团代价高昂第16-17页
  3、 对抗制受到削弱第17-18页
  4、 沉默权制度受到实践挑战第18-19页
  5、 证据开示制度无法发挥作用第19-20页
 (二) 最高法院的观点不利于消除被告人虚假有罪答辩第20-22页
 (三) 法律文化随时代背景有所变化第22-24页
  1、 契约自由被误读第22-23页
  2、 从“博弈思维”走向“强权陷阱”第23-24页
五、 虚假有罪答辩的程序控制第24-29页
 (一) 制度的程序控制第24-25页
 (二) 道德困扰的程序控制第25-29页
六、 虚假有罪答辩问题对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启示第29-31页
 (一) 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第29页
 (二) 加强对被告人有罪答辩程序运行的法律监督第29-30页
 (三) 完善原有的简易程序第30页
 (四) 增加对贫困被告人参与刑事和解的特殊保护第30页
 (五) 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我国刑事司法中的程序正义观念第30-31页
结语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4页
致谢第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枪支立法演变与执法研究
下一篇:中英出租车管制法律制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