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图表目录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7-63页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7-27页 |
(一) 政府扁平化是战略性课题 | 第17-20页 |
(二) 政府扁平化是前瞻性课题 | 第20-23页 |
(三) 政府扁平化是紧迫性课题 | 第23-25页 |
(四) 政府扁平化是理论性课题 | 第25-27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27-43页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7-31页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第31-43页 |
三、研究论域 | 第43-46页 |
四、研究框架 | 第46-56页 |
(一) 政府与环境关系的两面性 | 第46-49页 |
(二) 政府过程中的结构与功能 | 第49-52页 |
(三) 有效的战略性组织变革 | 第52-54页 |
(四) 研究框架的整合 | 第54-56页 |
五、论文内容 | 第56-58页 |
六、研究方法 | 第58-63页 |
(一) 世界观层面的研究方法 | 第58页 |
(二) 方法论层面的研究方法 | 第58-59页 |
(三) 技术路径层面的研究方法 | 第59-63页 |
第二章 政府扁平化的理论认知 | 第63-93页 |
第一节 扁平化与政府 | 第63-77页 |
一、扁平化的提出 | 第63-66页 |
二、扁平化:扬弃科层制的工具理性 | 第66-70页 |
三、扁平化:后现代语境的价值理性 | 第70-74页 |
四、政府扁平化:公共组织中的公共性 | 第74-77页 |
第二节 政府扁平化与变革 | 第77-86页 |
一、政府扁平化的理论澄清 | 第77-79页 |
二、政府扁平化的组织变革 | 第79-81页 |
三、政府扁平化的变革框架 | 第81-86页 |
第三节 政府变革中的分化与整合 | 第86-93页 |
一、组织的权变理论 | 第86-88页 |
二、组织设计中的分化和整合 | 第88-90页 |
三、政府变革理论的分化与整合 | 第90-93页 |
第三章 过度分化:政府扁平化要解决的问题 | 第93-139页 |
第一节 政府分化的三重维度 | 第93-110页 |
一、政府横向职能分化 | 第94-98页 |
二、政府纵向权力分化 | 第98-105页 |
三、政府与外部环境的功能分化 | 第105-110页 |
第二节 政府过度分化的劣质性 | 第110-122页 |
一、政府分化失度 | 第111-114页 |
二、政府分化割离 | 第114-119页 |
三、政府分化不清 | 第119-122页 |
第三节 过度分化——导致政府的功能困境 | 第122-139页 |
一、政府规模过度膨胀 | 第122-130页 |
二、政府自我管理的功能困境 | 第130-134页 |
三、政府对外部环境的治理困境 | 第134-139页 |
第四章 过度分化的根源:政府扁平化的选择依据 | 第139-171页 |
第一节 路径依赖的理论与选择 | 第139-143页 |
一、路径依赖的理论 | 第139-141页 |
二、路径依赖理论的选择性应用 | 第141-143页 |
第二节 政府分化的路径依赖 | 第143-151页 |
一、政府合法性与经济增长——政府分化的开端 | 第143-147页 |
二、“增长—分化”模式的强化与异化 | 第147-150页 |
三、政府分化的路径锁定 | 第150-151页 |
第三节 政府分化路径锁定的根源分析 | 第151-163页 |
一、政府科层结构的反功能 | 第152-156页 |
二、科层反功能影响下的政府战略和支持体系 | 第156-161页 |
三、科层结构下政府能力的短缺 | 第161-163页 |
第四节 政府扁平化:过度分化的路径转换 | 第163-171页 |
一、政府扁平化何来优势 | 第163-166页 |
二、政府扁平化何以整合 | 第166-168页 |
三、政府扁平化何以行进 | 第168-171页 |
第五章 政府整合:政府扁平化的战略导向 | 第171-197页 |
第一节 政府整合的理论分析与功能取向 | 第171-179页 |
一、整合的理论意涵与启示 | 第171-174页 |
二、政府整合的主体地位 | 第174-176页 |
三、政府整合的功能取向 | 第176-179页 |
第二节 当代中国政府整合的危机与重构 | 第179-191页 |
一、政府整合的当代危机 | 第179-182页 |
二、政府整合危机的根源 | 第182-184页 |
三、政府整合的基本内容 | 第184-187页 |
四、政府整合的特征取向 | 第187-191页 |
第三节 当代中国政府整合的蓝图与实现 | 第191-197页 |
一、政府整合的蓝图描述 | 第191-193页 |
二、“服务—整合”的强化机制 | 第193-195页 |
三、政府整合的扁平化结构 | 第195-197页 |
第六章 结构与支持:政府扁平化的两大支点 | 第197-229页 |
第一节 政府治理结构的扁平化 | 第197-205页 |
一、以普通公民为导向的治理结构 | 第198-202页 |
二、以普通公务员为核心的治理结构 | 第202-203页 |
三、以基层政府为重心的治理结构 | 第203-205页 |
第二节 政府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 第205-211页 |
一、政府层级的精简 | 第205-208页 |
二、政府部门的重组 | 第208-209页 |
三、政府与外部环境的合作 | 第209-211页 |
第三节 政府行政过程的扁平化 | 第211-219页 |
一、政府沟通的扁平化 | 第212-214页 |
二、政府决策的扁平化 | 第214-215页 |
三、政府执行的扁平化 | 第215-217页 |
四、政府调控的扁平化 | 第217-219页 |
第四节 政府扁平化的支持体系 | 第219-229页 |
一、政府扁平化的人力支持 | 第220-223页 |
二、政府扁平化的技术支持 | 第223-226页 |
三、政府扁平化的制度支持 | 第226-227页 |
四、政府扁平化的文化支持 | 第227-229页 |
第七章 当前政府扁平化的实践与改进——以省管县为例 | 第229-255页 |
第一节 省管县的历史背景 | 第229-235页 |
一、市管县体制的发生与发展 | 第229-231页 |
二、市管县体制的历史有效性 | 第231-233页 |
三、市管县体制的现实局限性 | 第233-235页 |
第二节 省管县的实践与问题 | 第235-242页 |
一、省管县的积极探索 | 第235-238页 |
二、省管县的初步成效 | 第238-240页 |
三、省管县的实践问题 | 第240-242页 |
第三节 省管县的逻辑与不足 | 第242-248页 |
一、省管县的逻辑分析 | 第243-245页 |
二、省管县的理论反思 | 第245-246页 |
三、省管县的路径整合 | 第246-248页 |
第四节 省管县的趋势与改进 | 第248-255页 |
一、明确省管县的战略导向 | 第248-250页 |
二、优化省管县的政府结构 | 第250-252页 |
三、构建省管县的支持体系 | 第252-255页 |
结语 | 第255-261页 |
一、基本结论 | 第255-259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259页 |
三、不足与展望 | 第259-261页 |
参考文献 | 第261-279页 |
致谢 | 第279-2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