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间接强制执行论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第11-13页
     ·选题来源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理论研究综述第13-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第16-18页
     ·研究方法第16页
     ·研究目标第16-18页
第2章 间接强制执行概述第18-26页
   ·强制执行第18-19页
     ·强制执行的概念第18页
     ·强制执行的分类第18-19页
   ·间接强制执行第19-23页
     ·间接强制执行的界定第19-21页
     ·间接强制执行的正当性分析第21-23页
   ·间接强制执行的特征第23-24页
     ·执行手段中间性第23页
     ·执行效果惩罚性第23页
     ·执行措施补充性第23-24页
   ·间接强制执行的适用规则第24-26页
     ·间接强制执行启动规则第24页
     ·间接强制执行适用范围规则第24-25页
     ·间接强制执行限制规则第25-26页
第3章 间接强制执行的功能——“执行难”的克服第26-33页
   ·“执行难”的表现及成因分析第26-29页
     ·我国“执行难”的表现第26-28页
     ·“执行难”的成因分析第28-29页
   ·“执行难”的制度瓶颈:间接强制执行的缺失第29-30页
   ·间接强制执行的功能第30-33页
     ·间接强制执行有助于债权实现第31页
     ·间接强制执行有助于落实诚实信用原则第31页
     ·间接强制执行有助于破解“执行难”的困境第31-33页
第4章 不同国家或地区间接强制执行立法考察第33-42页
   ·不同国家间接强制执行立法考察第33-38页
     ·德国执行立法第33-34页
     ·法国执行立法第34-35页
     ·日本执行立法第35-36页
     ·韩国执行立法第36页
     ·美国执行立法第36-38页
   ·我国港台地区间接强制执行立法考察第38-39页
     ·我国台湾地区执行立法第38页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执行立法第38-39页
   ·小结:立法比较与借鉴第39-42页
     ·执行立法模式比较第39页
     ·间接强制执行措施比较第39-40页
     ·间接强制适用范围比较第40-42页
第5章 我国间接强制执行的立法、司法现状分析第42-49页
   ·立法现状第42-45页
     ·我国执行立法现状第42页
     ·现有间接强制执行的种类及适用范围第42-45页
   ·司法现状第45-47页
     ·我国强制执行的司法现状第45-46页
     ·我国间接强制执行的司法现状第46-47页
   ·我国间接强制执行面临的困境第47-49页
     ·强制执行立法体系有待完善第47页
     ·间接强制执行缺乏统一的立法思想第47页
     ·间接强制执行措施内在体系的紊乱第47-48页
     ·间接强制执行缺乏必要的配套制度第48-49页
第6章 我国间接强制执行的制度完善第49-57页
   ·完善强制执行立法体系及统一间接强制执行立法思想第49-50页
     ·完善强制执行立法体系第49页
     ·统一间接强制执行立法思想第49-50页
   ·明确间接强制执行应遵循的原则第50-52页
     ·合法性原则第50-51页
     ·利益平衡原则第51页
     ·合理适度原则第51-52页
     ·惩罚与教育兼顾原则第52页
   ·间接强制执行的制度完善第52-57页
     ·建立代宣誓保证制度第52-53页
     ·建立债务人名簿制度第53-54页
     ·建立债务人财产发现制度第54-55页
     ·建立执行损害赔偿制度第55页
     ·建立禁令制度第55页
     ·建立债权人刑事自诉制度第55-57页
结语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户体验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异地数据中心间MAC地址通告技术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