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一、引言 | 第10-14页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二、城镇残疾人社会救助的相关理论综述 | 第14-21页 |
(一) 城镇残疾人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 | 第14-17页 |
1. 城镇残疾人的定义及分类 | 第14页 |
2. 城镇残疾人救助的概念及特征 | 第14-15页 |
3. 城镇残疾人救助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二) 城镇残疾人社会救助理论研究 | 第17-21页 |
1. 社会公平和公民权利理论 | 第17-18页 |
2. 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理论 | 第18页 |
3.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理论 | 第18-19页 |
4. 社会救助和劳动力需求理论 | 第19-21页 |
三、国外残疾人社会救助的经验与借鉴 | 第21-25页 |
(一) 国外残疾人社会救助主导观念 | 第21页 |
1. 人道主义观念 | 第21页 |
2. 社会公平观念 | 第21页 |
(二) 国外残疾人社会救助的主要方式 | 第21-23页 |
1. 美国残疾人保障的分立模式 | 第21-22页 |
2. 英国残疾人保障的统一模式 | 第22页 |
3. 日本统分结合的残疾人保障模式 | 第22-23页 |
(三) 对我国残疾人社会救助的启发 | 第23-25页 |
1. 强化政府组织的作用 | 第23页 |
2. 提倡系统的社会救助机制 | 第23页 |
3. 制定残疾人社会保障专项法律 | 第23-25页 |
四、天门市竟陵镇残疾人社会救助的现状分析 | 第25-32页 |
(一) 针对天门市竟陵镇残疾人社会救助的抽样调查 | 第25-29页 |
1. 问卷与抽样设计 | 第25页 |
2. 数据统计结果 | 第25-29页 |
(二) 天门市竟陵镇残疾人社会救助的现存问题分析 | 第29-30页 |
1. 残疾人救助投入力度不足 | 第29页 |
2. 残疾人救助制度缺乏法律的有效规范 | 第29-30页 |
3. 关心和扶助残疾人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 | 第30页 |
4. 系统的残疾人救助体系尚未真正建立 | 第30页 |
(三) 天门市竟陵镇残疾人社会救助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1. 政府组织的相关引导力度不足 | 第30-31页 |
2. 非政府组织的力量未得到有效强化 | 第31页 |
3. 社会价值观存在歧视 | 第31-32页 |
五、完善我国城镇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的政策建议 | 第32-35页 |
(一) 建立城镇残疾人的政府救助基金 | 第32页 |
(二) 建立政府—社会互动的综合救助体系 | 第32-33页 |
(三) 发挥民间慈善团体和社会团体的作用 | 第33页 |
(四) 营造城镇残疾人社会帮扶的良好氛围 | 第33-34页 |
(五) 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 | 第34页 |
(六) 强化城镇残疾人的医疗与康复救助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附录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