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7页 |
| ·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7-10页 |
| ·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7-8页 |
| ·能量回馈系统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8-10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意义 | 第10-11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SRM的工作原理及其制动运行的数学模型 | 第12-20页 |
| ·SRM的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 ·SRM制动运行时能量转换关系 | 第13-15页 |
| ·SRM制动运行时线性模型研究 | 第15-19页 |
| ·相绕组电感模型的建立 | 第15-17页 |
| ·相电流模型的建立 | 第17-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SRM并网逆变器的结构与数学模型建立 | 第20-27页 |
| ·电压型并网逆变器的特点分析 | 第20页 |
| ·SRM电压型并网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 ·SRM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1-26页 |
| ·低频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2-24页 |
| ·高频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SRM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与谐波分析 | 第27-38页 |
| ·SRM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分析 | 第27-29页 |
| ·逆变器的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方式的实现 | 第29-32页 |
| ·SVPWM算法的实现 | 第29页 |
| ·合成矢量V_s所在扇区的判断 | 第29-30页 |
| ·各扇区矢量作用时间的计算 | 第30-31页 |
| ·PWM信号的生成 | 第31-32页 |
| ·SVPWM算法的MATLAB/SIMULINK仿真 | 第32-34页 |
| ·谐波分析及抑制 | 第34-37页 |
| ·滤波器的选择 | 第34-35页 |
| ·滤波器参数的计算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五章 SRM并网逆变器的软硬件实现 | 第38-48页 |
| ·电流检测电路的设计 | 第38-39页 |
| ·电压检测电路的设计 | 第39-40页 |
| ·交流电压检测电路的设计 | 第39页 |
| ·直流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的设计 | 第39-40页 |
| ·IGBT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40-41页 |
| ·保护电路的设计 | 第41-42页 |
| ·过流保护电路的设计 | 第41页 |
| ·过欠压保护电路的设计 | 第41-42页 |
| ·并网逆变器的软件实现 | 第42-47页 |
| ·并网逆变器主程序的实现 | 第42-43页 |
| ·并网逆变器软件锁相的实现 | 第43-44页 |
| ·PI调节器程序的实现 | 第44-46页 |
| ·周期中断子程序的实现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六章 并网逆变器的模型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 | 第48-57页 |
| ·并网逆变器的MATLAB仿真 | 第48-51页 |
| ·系统的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 ·系统仿真波形的分析 | 第49-51页 |
| ·并网回馈系统的实验分析 | 第51-56页 |
| ·电阻负载实验 | 第53-54页 |
| ·并网回馈实验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