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闭式热虹吸管传热机理及其换热机组工作特性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2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0-42页 |
·能源形势 | 第20-24页 |
·建筑能耗 | 第20-21页 |
·通信行业能耗 | 第21-23页 |
·电子设备舱散热需求 | 第23-24页 |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及换热器工作机理 | 第24-26页 |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工作机理 | 第24-25页 |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换热器工作机理 | 第25-2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6-40页 |
·关于充液率的影响 | 第26-28页 |
·关于倾斜角度的影响 | 第28-30页 |
·关于常规工质的影响 | 第30-32页 |
·关于强化传热结构 | 第32-34页 |
·关于纳米工质的强化传热作用 | 第34-36页 |
·关于碳纳米管(CNTs)的强化传热作用 | 第36-38页 |
·分离式热虹吸管换热器 | 第38-40页 |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40-42页 |
第2章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工质选配 | 第42-76页 |
·工质筛选 | 第42-43页 |
·工质选择原则 | 第42-43页 |
·工质初选 | 第43页 |
·工质特性理论计算 | 第43-53页 |
·状态方程 | 第44-45页 |
·混合法则 | 第45页 |
·饱和蒸汽压理论计算 | 第45-47页 |
·工质准则数理论计算 | 第47-48页 |
·传热极限理论计算 | 第48-53页 |
·工质混合选配计算 | 第53-73页 |
·二元混合工质选配计算 | 第53-63页 |
·三元混合工质选配计算 | 第63-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第3章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的模拟与试验研究 | 第76-110页 |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传热理论模型 | 第76-81页 |
·热虹吸管传热热阻模型 | 第77-78页 |
·热虹吸管管内等效对流换热系数 | 第78-80页 |
·热虹吸管无量纲最小总热阻 | 第80-81页 |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模拟计算 | 第81-90页 |
·热虹吸管管内等效对流换热系数模拟计算 | 第81-85页 |
·热虹吸管无量纲最小总热阻模拟计算 | 第85-90页 |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试验系统 | 第90-94页 |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试验分析与讨论 | 第94-103页 |
·等效对流换热系数 | 第95-97页 |
·无量纲最小总热阻 | 第97页 |
·管壁温度及管内压力 | 第97-100页 |
·不同浓度工质配比 | 第100-103页 |
·热虹吸管单壁碳纳米管传热特性 | 第103-109页 |
·单壁碳纳米管流体的制备 | 第104-106页 |
·单壁碳纳米管流体的传热特性 | 第106-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4章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换热器的模拟与试验研究 | 第110-136页 |
·热虹吸管换热器离散理论模型 | 第110-114页 |
·热虹吸管换热器模拟计算数学模型 | 第114-116页 |
·假设热虹吸管无传热极限限制 | 第114-115页 |
·考虑热虹吸管本身的特性 | 第115-116页 |
·热虹吸管换热器模拟计算程序 | 第116-119页 |
·原始参数输入 | 第116-117页 |
·热力计算 | 第117页 |
·结果输出 | 第117-119页 |
·热虹吸管换热器无因次熵产率 | 第119-120页 |
·热虹吸管换热器试验装置及系统 | 第120-124页 |
·两相闭式热虹吸管换热机组 | 第120-122页 |
·热虹吸管换热器试验系统 | 第122-124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24-131页 |
·冷热温差及环境温度对无因次熵产率的影响 | 第124-126页 |
·冷热温差和环境温度对换热量的影响 | 第126-128页 |
·迎面风速对无因次熵产率和换热量的影响 | 第128-130页 |
·迎面风速对能效比的影响 | 第130-131页 |
·带气泵的分离式热虹吸管换热器 | 第131-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135-136页 |
第5章 通信机房用热虹吸管工作特性的研究 | 第136-176页 |
·通信机房模型 | 第138-141页 |
·通信机房热负荷特性 | 第138-139页 |
·通信机房理论模型 | 第139-141页 |
·典型气候城市通信机房基础室温 | 第141-144页 |
·典型气候城市通信机房空调负荷 | 第144-153页 |
·典型气候城市通信机房室内设定温度 | 第153-154页 |
·典型气候城市通信机房自然冷源的利用 | 第154-165页 |
·自然冷源利用系统 | 第154-156页 |
·典型气候城市自然冷源利用潜力 | 第156-157页 |
·通信机房利用自然冷源节能率 | 第157-158页 |
·不同围护结构通信机房利用自然冷源的节能效果 | 第158-164页 |
·利用自然冷源典型实例分析 | 第164-165页 |
·空调-自然冷源系统联动运行机制 | 第165-166页 |
·通信机房试验模型与测试系统 | 第166-168页 |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68-174页 |
·通信机房基础室温 | 第168-169页 |
·通信机房围护结构传热与空调负荷 | 第169-170页 |
·通信机房利用自然冷源的特性分析 | 第170-172页 |
·通信机房室内设定温度与空调能耗 | 第172-173页 |
·通信机房室外气温与空调能耗 | 第173-174页 |
·本章小结 | 第174-176页 |
第6章 电子设备舱用热虹吸管工作特性的研究 | 第176-186页 |
·热虹吸管均热器样机及试验系统 | 第177-178页 |
·电子设备舱内温度均布性 | 第178-179页 |
·热虹吸管均热器散热性能 | 第179-180页 |
·热虹吸管均热器热工性能 | 第180-182页 |
·工质对热虹吸管均热器性能的影响 | 第182-184页 |
·热虹吸管均热器的能效 | 第184页 |
·本章小结 | 第184-186页 |
结论 | 第186-190页 |
主要结论 | 第186-188页 |
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188-189页 |
研究展望 | 第189-190页 |
参考文献 | 第190-20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00-202页 |
致谢 | 第2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