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徽商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3-14页
  (一) 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二) 研究思路第14页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4-15页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启示第15-24页
 一、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现状第16-22页
  (一) 零售业务发展概况第16-18页
  (二) 零售负债业务以储蓄存款为主第18-19页
  (三) 个人贷款业务增长迅速,但消费信贷增速放缓第19-20页
  (四) 零售中间业务发展重规模轻质量第20-21页
  (五) 多层次市场分销渠道体系尚未形成第21页
  (六) 客户关系管理理念逐步确立第21页
  (七) 零售业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第21-22页
 二、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启示第22-24页
  (一) 客户是根基第22-23页
  (二) 产品是基础第23页
  (三) 服务是关键第23页
  (四) 渠道是载体第23页
  (五) 队伍是根本第23-24页
第三章 徽商银行零售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转型的必要性分析第24-37页
 一、徽商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第24-30页
  (一) 零售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体系逐渐形成第24-29页
  (二) 零售业务渠道不断拓宽第29页
  (三) 零售业务团队专业化水平提高第29-30页
  (四)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投入运营第30页
  (五) 风险管控能力显著提升第30页
 二、徽商银行零售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第30-33页
  (一) 零售业务结构失衡第30-31页
  (二) 科技和人才支撑力度不够第31-32页
  (三) 客户关系管理层次较低第32页
  (四) 风险管控能力面临挑战第32-33页
 三、徽商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必要性分析第33-37页
  (一) 宏观经济增长趋缓,市场不确定性增强第33-34页
  (二) 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第34页
  (三) 金融脱媒的影响深化第34-35页
  (四) 利率市场化压缩盈利空间第35页
  (五) 监管标准不断提高第35页
  (六) 风险管理能力亟待增强第35-37页
第四章 徽商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目标及可行性分析第37-41页
 一、徽商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目标第37-38页
  (一) 由储蓄银行向综合理财银行转变第37页
  (二) 由物理网点向电子银行转变第37-38页
  (三) 由经营产品向经营客户转变第38页
 二、徽商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可行性分析第38-41页
  (一) 转型阻力相对较小第38页
  (二) 客户基础相对稳固第38-39页
  (三) 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第39页
  (四) 市场需求持续上升第39页
  (五) 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化第39-41页
第五章 徽商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策略第41-51页
 一、优化业务结构,健全产品体系第41-43页
  (一) 转变过度依赖传统存贷款业务的经营理念第41-42页
  (二) 调整零售业务结构,扩大零售业务规模第42页
  (三) 提高创新能力,拓展产品种类第42-43页
 二、强化客户关系管理,打造市场首选银行第43-45页
  (一) 完善客户建档,夯实CRM系统基础第43-44页
  (二) 细分市场,实行差别化服务第44-45页
  (三) 提高客户满意度,培育市场首选银行第45页
 三、优化物理网点,拓宽服务渠道第45-47页
  (一) 推进物理网点功能转型第45-46页
  (二) 加大自助银行建设投入力度第46-47页
  (三) 强化电子渠道分销功能第47页
 四、完善内部组织架构,加强零售团队建设第47-49页
  (一) 完善零售业务组织架构第48-49页
  (二) 提高零售团队专业化水平第49页
 五、完善内控制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第49-51页
  (一) 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第49-50页
  (二) 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第50-51页
第六章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兼顾总量与结构调控的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优化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