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公司论文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问题探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4页
0. 引言第14-21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研究背景第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文献综述第15-19页
     ·国外文献综述第15-16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16-18页
     ·文献评述第18-19页
   ·研究方法及思路框架第19-21页
     ·研究方法第19页
     ·研究思路框架第19-21页
1. 家族企业及其治理的理论概述第21-36页
   ·家族企业的概念第21-27页
     ·家族企业的界定第21-23页
     ·家族企业的特征第23-24页
     ·家族企业的类型第24-27页
   ·家族企业治理的概念第27-30页
     ·企业治理的概念第27-29页
     ·家族企业治理的概念第29-30页
   ·家族企业治理的理论依据第30-36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30-32页
     ·激励理论第32-33页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33-34页
     ·产权理论第34-36页
2.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36-47页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存在的问题第36-42页
     ·内部产权不清晰,股权结构不合理第36-37页
     ·管理程序及模式混乱第37-38页
     ·资本结构单一,融资渠道不畅第38-39页
     ·家族企业所有者经营理念的缺陷第39页
     ·“亲疏远近”的用人标准,缺乏长期的激励约束机制第39-41页
     ·缺乏良好的家族企业文化第41页
     ·家族企业监督薄弱第41-42页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42-47页
     ·家族控制之下监督强度的弱化第42页
     ·经理人市场不规范第42-44页
     ·家族观念的深刻影响第44页
     ·资本市场发育迟缓,融资渠道单一第44-45页
     ·缺乏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第45-46页
     ·家族企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第46-47页
3. 发达国家及地区家族企业治理的经验借鉴第47-59页
   ·美国的家族企业治理第47-50页
     ·治理结构科学化第47-48页
     ·股权分散化第48页
     ·职业化管理程度强第48-49页
     ·社会信任法制化第49-50页
   ·德国的家族企业治理第50-51页
     ·治理结构双重化第50页
     ·股权构成特殊化第50-51页
     ·股权控制集中化第51页
   ·日本的家族企业治理第51-54页
     ·企业发展长远化第52页
     ·管理制度科学化第52页
     ·激励约束机制独特化第52-53页
     ·“和魂洋才”的家族企业文化第53-54页
   ·香港及台湾地区的家企业治理第54-55页
     ·控制权集中化第54页
     ·家族内部成员职业化第54-55页
     ·浓厚的传统文化第55页
   ·发达国家及地区家族企业治理的经验借鉴第55-59页
     ·合理的产权安排利于家族企业的转变第55-56页
     ·“两权分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第56页
     ·重视吸纳外来人才有助于管理趋向职业化第56-57页
     ·不容忽视社会文化对家族企业治理的影响第57页
     ·家族企业成长需要社会信任第57-58页
     ·家族的行为选择对家族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第58-59页
4. 完善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的措施第59-70页
   ·我国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的完善措施第59-65页
     ·推翻产权封闭樊篱,走多元化股权道路第59-60页
     ·优化家族企业管理结构,推进管理创新第60-61页
     ·重新定位董事会和监事会职责,加强监管力度第61-62页
     ·短期盈利型经营理念向长期的战略型经营理念转变第62页
     ·吸纳外来人才,建立完善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第62-64页
     ·吸取传统文化精髓,推动企业文化创新第64-65页
   ·我国家族企业外部环境的完善措施第65-70页
     ·构建完善经理人市场第66-67页
     ·完善资本市场的建设,优化家族企业的融资渠道第67-69页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诚信立法第69-70页
5.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力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下一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探析--以上市商业银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