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工勘测水工设计论文--水工勘测论文

西藏怒江松塔水电站坝区边坡卸荷分带特征初步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9页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6页
     ·松塔水电站勘测研究现状第9-10页
     ·边坡岩体结构成因与卸荷机理研究第10-15页
     ·边坡岩体卸荷带划分方法研究第15-16页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第16-19页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6-17页
     ·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第19-34页
   ·地层与岩浆岩第19-22页
     ·地层第19-20页
     ·岩浆岩第20-22页
   ·地质构造及其演化第22-31页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第22-24页
     ·坝区地质构造形迹第24-28页
     ·坝区构造应力场及其演化第28-31页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第31-32页
     ·新构造运动第31-32页
     ·断裂活动性与地震第32页
   ·水文地质条件第32-34页
第三章 岩体原生结构面及构造结构面特征第34-47页
   ·概述第34-36页
     ·坝区结构面的主要类型第34-35页
     ·坝区结构面的分级第35-36页
   ·原生结构面发育特征第36-41页
     ·花岗岩的原生建造特征第36-38页
     ·基性岩墙(束)的原生建造特征第38-41页
   ·构造结构面发育特征第41-46页
     ·花岗岩的构造改造特征第41-45页
     ·基性岩墙(束)的构造改造特征第45-46页
   ·坝区原生结构及构造改造成因分析第46-47页
第四章 岩体卸荷特征及发育模式研究第47-71页
   ·岩体卸荷破裂现象及其特征第47-55页
     ·卸荷破裂的类型第50-51页
     ·张性、张剪性卸荷破裂现象及发育特征第51-52页
     ·剪性卸荷破裂现象及发育特征第52-55页
     ·无剪切或张开迹象的卸荷破裂现象及发育特征第55页
   ·岩体卸荷的影响因素及发育模式第55-58页
     ·岩体卸荷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5-56页
     ·岩体卸荷的发育模式第56-58页
   ·岩体卸荷形成的数值模拟研究第58-71页
     ·模型概化及参数选取第59-61页
     ·河谷应力场分析第61-71页
第五章 岩体卸荷分带的量化研究第71-94页
   ·卸荷分带量化指标选取第71-73页
   ·基于地质量化指标的卸荷分带研究第73-79页
     ·张性卸荷裂隙开度与线密度第74-76页
     ·中缓倾角裂隙的线密度第76-77页
     ·夹泥陡倾裂隙线密度第77-79页
   ·基于平硐波速的卸荷分带研究第79-85页
     ·岩体波速 V_p第79-83页
     ·岩体 K_v(完整性指数)第83-85页
   ·基于透水性指标的卸荷分带研究第85-87页
   ·边坡卸荷综合分带标准建议第87-88页
   ·研究区边坡岩体卸荷划分结果第88-94页
     ·岸坡岩体卸荷带的定性划分第88-89页
     ·岸坡岩体卸荷带的定量划分第89-92页
     ·岸坡岩体卸荷带的综合划分第92-94页
结论第94-95页
致谢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渡河丹巴水电站软岩洞室围岩分类研究
下一篇:雅砻江共科水电站库区岸坡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