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9页 |
·选题的背景、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国外低保制度相关理论综述 | 第10-13页 |
·国内低保制度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8-19页 |
第2章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0页 |
·社会救助制度 | 第19页 |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19页 |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第19-20页 |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20-23页 |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第20页 |
·二元经济理论 | 第20-21页 |
·社会分层理论 | 第21页 |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第21-23页 |
第3章 山东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概述 | 第23-31页 |
·山东省城市低保制度概述 | 第23-27页 |
·建立城市低保的背景 | 第23页 |
·山东省城市低保的发展历程 | 第23-25页 |
·山东省城市低保的运行现状 | 第25-27页 |
·山东省农村低保制度概述 | 第27-31页 |
·建立农村低保的背景 | 第27页 |
·山东省农村低保的发展历程 | 第27-29页 |
·山东省农村低保的运行现状 | 第29-31页 |
第4章 山东省城乡低保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1-44页 |
·城市低保优先发展的错误认识 | 第31-32页 |
·低保对象的科学识别问题 | 第32-35页 |
·家庭收入难以核实 | 第32-34页 |
·操作程序不规范 | 第34-35页 |
·城乡保障标准差距大,东中西部不平衡 | 第35-38页 |
·城乡保障标准差距大 | 第35-36页 |
·东中西发展不平衡 | 第36-38页 |
·覆盖范围小,“应保尽保”尚有余地 | 第38-39页 |
·缺乏动态管理,退出机制不健全 | 第39-41页 |
·缺乏动态管理 | 第39-40页 |
·退出机制不健全 | 第40-41页 |
·低保制度管理不规范,配套措施不完善 | 第41-44页 |
·工作透明度有待提高 | 第41页 |
·基层低保工作力量普遍薄弱 | 第41-42页 |
·配套措施落实不完善 | 第42-44页 |
第5章 促进城乡低保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建议 | 第44-52页 |
·统一对城乡低保制度的认识 | 第44页 |
·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 | 第44-46页 |
·扩大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 第44-45页 |
·适时提高保障标准,建立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调整机制 | 第45-46页 |
·加强对城乡低保边缘人口的救助 | 第46-47页 |
·缩小城乡差别,加快推进城乡低保制度的整合 | 第47-49页 |
·完善城乡低保对象的甄别机制和退出机制 | 第49-50页 |
·实施发展性救助,完善城乡低保制度配套措施 | 第50-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