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家庭权初论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7页
导言第17-40页
 一、 问题缘起第17-23页
 二、 研究现状第23-26页
 三、 研究意义第26-37页
 四、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37-40页
第一章 家庭权的由来第40-112页
 第一节 家庭的界定第40-60页
  一、 社会意义的家庭第40-50页
  二、 法律意义的家庭第50-52页
  三、 “家庭”概念的重构第52-60页
 第二节 家庭权的产生和发展第60-112页
  一、 传统社会的“家长权”第60-75页
  二、 宪法上家庭权的确立第75-78页
  三、 家庭权确立的比较观察第78-89页
  四、 家庭权的国际化第89-95页
  五、 家庭权确立的正当依据第95-112页
第二章 家庭权的构成第112-166页
 第一节 家庭权的定义第114-130页
  一、 权利第114-119页
  二、 基本权利第119-122页
  三、 作为基本权利的家庭权第122-130页
 第二节 家庭权的主体第130-148页
  一、 家庭第130-135页
  二、 家庭成员第135-139页
  三、 妇女、儿童、老人第139-145页
  四、 外国人第145-148页
 第三节 家庭权的属性第148-155页
  一、 自由权与社会权的二元论第148-151页
  二、 自由权与社会权的双重性第151-153页
  三、 家庭权兼具自由权与社会权的双重性第153-155页
 第四节 家庭权与其他权利的界分第155-166页
  一、 家庭权与住宅不受侵犯权第156-160页
  二、 家庭权与婚姻自由权第160-161页
  三、 家庭权与个人私生活自主权第161-166页
第三章 家庭权的内容第166-193页
 第一节 建立家庭的权利第168-177页
  一、 婚姻自由第168-171页
  二、 生育权第171-173页
  三、 扩展中的家庭建立权第173-177页
 第二节 共同生活权第177-179页
 第三节 家庭隐私权第179-182页
 第四节 维持家庭成员亲属关系的权利第182-188页
 第五节 维持家庭存续的权利第188-191页
 第六节 维护家庭和谐的权利第191-193页
第四章 家庭权的价值第193-230页
 第一节 家庭权价值的原点:人的尊严第195-207页
  一、 人文传统中的人的尊严第195-203页
  二、 宪法化的人的尊严第203-207页
 第二节 家庭权之于个人的价值第207-224页
  一、 家庭权与自然成长第207-213页
  二、 家庭权与自我认同第213-220页
  三、 家庭权与自然情感第220-224页
 第三节 家庭权之于民主政治第224-230页
第五章 家庭权的效力第230-255页
 第一节 作为防御权的家庭权——国家的尊重义务第233-239页
  一、 概述第233-234页
  二、 尊重家庭自治为核心的防御权第234-239页
 第二节 作为受益权的家庭权——国家的给付义务第239-245页
  一、 概述第239-241页
  二、 家庭权的国家给付义务第241-245页
 第三节 作为“客观法”的家庭权——国家的保护义务第245-255页
  一、 制度性保障第245-251页
  二、 以利益衡量为核心的国家保护义务第251-255页
第六章 家庭权的限制第255-299页
 第一节 限制家庭权的基本理由第258-275页
  一、 内在制约:基本权利第258-264页
  二、 外在制约:普遍道德与公共利益第264-275页
 第二节 限制家庭权的基本原则第275-299页
  一、 主体层面:法律保留原则第276-280页
  二、 施行层面:立法均衡原则第280-299页
第七章 中国家庭权的保障第299-345页
 第一节 我国家庭权保障的现状第299-312页
  一、 现有法律规范体系中家庭权保障规定第299-304页
  二、 婚姻家庭立法的价值变迁第304-307页
  三、 当代家庭权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07-312页
 第二节 确立我国保障家庭权的法治理念第312-323页
  一、 以人的尊严为总纲第312-314页
  二、 落实家庭权保障的各项原则第314-323页
 第三节 完善我国家庭权的制度保障第323-341页
  一、 建立家庭权方面第323-326页
  二、 维持家庭成员亲属关系权利方面第326-338页
  三、 维护家庭和谐权利方面第338-339页
  四、 维持家庭存续权利方面第339-341页
 第四节 自治与干预并进——家庭立法的二元发展趋势第341-345页
结语第345-349页
参考文献第349-37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377-379页
后记第379-384页

论文共3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市民社会发展中的政府自觉
下一篇:危险个人的法律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