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金溶胶修饰金薄膜电极的碘离子检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3页 |
·引言 | 第9页 |
·碘的性质、作用及检测方法 | 第9-31页 |
·碘的性质 | 第9-10页 |
·碘的作用 | 第10-12页 |
·碘的检测方法 | 第12-31页 |
·碘量法 | 第12-13页 |
·光度法 | 第13-19页 |
·碘指示剂光度法 | 第13页 |
·碘-淀粉光度法 | 第13页 |
·碘-其他复合物分光光度法 | 第13页 |
·直接分光光度法 | 第13-14页 |
·动力学光度法 | 第14-17页 |
·催化光度法 | 第14-16页 |
·.1 砷铈催化光度法 | 第14-15页 |
·.2 其他催化光度法 | 第15-16页 |
·抑制光度法 | 第16-17页 |
·荧光分光光度法 | 第17-18页 |
·褪色光度法 | 第18-19页 |
·色谱法 | 第19-22页 |
·气相色谱 | 第19-20页 |
·液相色谱 | 第20-21页 |
·离子色谱 | 第21-22页 |
·电泳法 | 第22页 |
·原子光谱法 | 第22-23页 |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AES) | 第22-23页 |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AS) | 第23页 |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AFS) | 第23页 |
·中子活化法 | 第23-24页 |
·化学发光法 | 第24页 |
·电化学分析检测 | 第24-30页 |
·离子选择电极法 | 第25-26页 |
·伏安法 | 第26-30页 |
·循环伏安法 | 第26-29页 |
·溶出伏安法 | 第29-30页 |
·极谱法 | 第30页 |
·联用分析技术 | 第30-31页 |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 第31-33页 |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31-32页 |
·本论文工作的创新点 | 第32-33页 |
第二章 壳聚糖金溶胶修饰金薄膜电极的碘离子检测 | 第33-51页 |
·引言 | 第33-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9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35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35-36页 |
·实验操作 | 第36-39页 |
·裸金薄膜电极的制备 | 第36页 |
·壳聚糖纳米金混合溶液的制备及表征 | 第36-37页 |
·壳聚糖溶液的制备 | 第36页 |
·纳米金溶胶的制备 | 第36页 |
·壳聚糖纳米金溶胶混合溶液的制备 | 第36-37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及表征 | 第37-38页 |
·裸金膜电极的表面清洗 | 第37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及表征 | 第37-38页 |
·碘离子在复合膜修饰电极上的CV响应 | 第38页 |
·碘离子在复合膜修饰电极上的伏安测试 | 第38页 |
·碘离子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38-39页 |
·复合膜修饰电极的抗干扰能力测试 | 第39页 |
·复合膜修饰电极的长期稳定性测试 | 第39页 |
·复合膜修饰电极的实际样品检测 | 第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50页 |
·纳米金溶胶及壳聚糖纳米金溶胶混合溶液的表征 | 第39-40页 |
·裸金膜电极与修饰电极的表征 | 第40-43页 |
·裸金膜电极与复合膜修饰电极的表面形态 | 第40-41页 |
·裸金电极与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表征 | 第41-43页 |
·电化学检测条件的优化 | 第43-44页 |
·检测溶液pH的优化 | 第43-44页 |
·吸附时间的优化 | 第44页 |
·修饰电极与裸金膜电极对碘离子的CV响应 | 第44-46页 |
·裸金电极及复合膜修饰电极对碘离子的伏安检测 | 第46-47页 |
·碘离子定量曲线的绘制 | 第47-48页 |
·复合膜修饰电极的选择性及重现性 | 第48-50页 |
·复合膜修饰电极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完成的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