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论文的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个人征信体系的相关理论 | 第16-21页 |
·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逆向选择行为 | 第16-17页 |
·道德风险行为 | 第17-18页 |
·交易费用的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个人征信体系的特性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国外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借鉴 | 第21-28页 |
·美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 | 第21-24页 |
·美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概况 | 第21-22页 |
·美国个人征信体系的法律体系 | 第22-23页 |
·美国个人征信体系的监管体系 | 第23-24页 |
·欧洲个人征信体系发展经验借鉴 | 第24-25页 |
·欧洲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概况 | 第24页 |
·欧洲个人征信体系的法律体系 | 第24-25页 |
·日本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 | 第25-26页 |
·日本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概况 | 第25页 |
·日本个人征信体系的法律体系 | 第25-26页 |
·国外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我国农村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 第28-39页 |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发展历程 | 第28-30页 |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现状 | 第30-36页 |
·政府支持方面 | 第30-31页 |
·个人征信体系的中介机构方面 | 第31页 |
·个人征信的管理方面 | 第31页 |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6页 |
·我国农村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现状 | 第36-38页 |
·农村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发展的意义 | 第36-37页 |
·农村的信用环境比较薄弱 | 第37页 |
·农村征信体系尚未建立 | 第37-38页 |
·农村信用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比较缓慢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农村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案例分析-德州个案分析 | 第39-51页 |
·德州农村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情况简介 | 第39-48页 |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 第39-46页 |
·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 | 第46-47页 |
·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步伐加快 | 第47-48页 |
·德州农村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48-50页 |
·信用环境较弱,农户的信用观念不强 | 第48-49页 |
·信用保证和失信惩罚机制缺失 | 第49页 |
·农村征信体系尚未建立 | 第49-50页 |
·农村信用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比较缓慢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相关政策建议 | 第51-55页 |
·加强政府部门在农村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 第51-52页 |
·加强农户以及农村中的企业在构建征信体系中的信用意识 | 第52-53页 |
·加强中介机构的作用 | 第53-54页 |
·加强担保机构的作用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