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值模拟对锌锅装置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 ·热镀锌过程及装置简述 | 第15-18页 | 
| ·锌渣与炉渣的生成及减小其影响的方法 | 第18-22页 | 
| ·锌渣的分类 | 第18-19页 | 
| ·锌渣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 ·炉渣的形成 | 第21-22页 | 
| ·钢带表面质量的优化方法 | 第22页 | 
| ·锌锅内热镀锌液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22-25页 | 
| ·CFD 数值模拟方法概述 | 第23页 | 
| ·本文使用的 CFD 软件 | 第23-24页 | 
| ·数值模拟在锌锅中应用发展趋势 | 第24-25页 | 
| ·本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 ·本文选题意义 | 第25-26页 | 
|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相图分析和数值方法的验证 | 第28-40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对 Fe-Zn-Al 相图的已有研究 | 第28-34页 | 
| ·现有的相图研究 | 第28-29页 | 
| ·前人对相图的处理 | 第29-30页 | 
| ·本文对相图的处理 | 第30-34页 | 
| ·有限体积法应用于连续热镀锌问题的验证 | 第34-39页 | 
| ·实验装置的描述 | 第34-35页 | 
|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35-37页 | 
| ·计算结果及比较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三章 对一种铁锌锅的 2D 数值模拟 | 第40-47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铁锌锅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 ·铁锌锅模拟的数学模型和边界条件 | 第41-43页 | 
| ·数学模型 | 第41-42页 | 
| ·边界条件 | 第42-43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和讨论 | 第43-46页 | 
| ·炉渣颗粒在铁锌锅中的运动模式 | 第43-44页 | 
| ·钢带上炉渣的沉积情况 | 第44-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感应锌锅的数值处理方法及模型 | 第47-56页 | 
| ·引言 | 第47页 | 
| ·锌锅模型的建立 | 第47-49页 | 
| ·锌锅中流体的控制方程 | 第49-51页 | 
| ·连续性方程 | 第49页 | 
| ·动量方程 | 第49-50页 | 
| ·能量方程 | 第50页 | 
| ·浓度求解方程 | 第50-51页 | 
| ·颗粒运输方程 | 第51页 | 
| ·湍流模式的选取及边界条件 | 第51-55页 | 
| ·湍流模式的选取 | 第51-53页 | 
| ·边界条件 | 第53-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感应锌锅热镀锌的数值模拟 | 第56-68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锌锅中的数值模拟 | 第56-58页 | 
| ·网格的划分 | 第56-57页 | 
| ·炉鼻的尺寸和挡板的尺寸位置 | 第57-58页 | 
| ·流场的初始化 | 第58页 | 
| ·不同的炉鼻和加入挡板对锌锅的影响 | 第58-67页 | 
| ·对炉渣的影响 | 第58-60页 | 
| ·对锌渣的影响 | 第60-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对感应锌锅装置的改进 | 第68-83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改进方法 | 第68-69页 | 
| ·结果分析 | 第69-82页 | 
| ·温度变化对炉渣沉积的影响 | 第69-70页 | 
| ·锌渣总量的分析 | 第70-71页 | 
| ·锌渣的分布情况 | 第71-74页 | 
| ·对钢带表面温度的影响 | 第74-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第七章 提高锌锭入锅温度对锌渣的影响 | 第83-96页 | 
| ·引言 | 第83页 | 
| ·锌锅内部温度场、铝铁浓度场和锌渣的分布 | 第83-88页 | 
| ·锌锭入锅温度提高后对锌渣生成量的影响 | 第88-90页 | 
| ·锌锭入锅温度提高后对周围锌渣质量的影响 | 第90-95页 |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98页 | 
| ·主要结论 | 第96页 | 
| ·研究展望 | 第96-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 致谢 | 第102-10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