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4-30页 |
第1章 布鲁氏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14-24页 |
1. 弱毒疫苗 | 第14-16页 |
2. 灭活疫苗 | 第16-17页 |
3. 抗独特型疫苗 | 第17页 |
4. 突变株疫苗 | 第17-19页 |
5. 重组亚单位疫苗 | 第19-20页 |
6. 基因工程疫苗 | 第20-23页 |
7. 布鲁氏菌疫苗发展趋势的总结与展望 | 第23-24页 |
第2章 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 第24-30页 |
1. 细菌学诊断方法 | 第24-25页 |
2. 血清学诊断方法 | 第25-28页 |
3. PCR 技术诊断方法 | 第28-29页 |
4. 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的总结与展望 | 第29-30页 |
第二篇 实验内容 | 第30-76页 |
第1章 牛布鲁氏菌 S19 株 VIRB12 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 第30-4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0-39页 |
·结果 | 第39-42页 |
·讨论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2章 S19ΔVIRB12 缺陷株的免疫功能 | 第44-6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4-49页 |
·结果 | 第49-61页 |
·讨论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3章 VIRB12蛋白的原核表达及自然感染和人工免疫动物鉴别诊断方法的初步建立 | 第63-7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3-69页 |
·结果 | 第69-75页 |
·讨论 | 第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9页 |
导师简介 | 第89-90页 |
导师简介 | 第90-91页 |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