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茄果类病虫害论文--番茄病虫害论文

粉红粘帚霉诱导番茄果实对灰霉病的非寄主抗性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1 引言第12-24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文献综述第13-23页
     ·植物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第13-19页
     ·生物防治的研究概况第19-21页
     ·粘帚霉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现状第21-22页
     ·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第22-23页
   ·研究内容第23-2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4-36页
   ·试验材料第24页
     ·供试菌株第24页
     ·供试品种第24页
     ·供试培养基第24页
   ·试验方法第24-36页
     ·番茄灰葡萄孢菌分离与鉴定第24-26页
     ·取材第26-27页
     ·信号分子的测定第27-28页
     ·内源激素的测定第28-31页
     ·防御相关酶活性的测定第31-32页
     ·蛋白组差异分析第32-3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6-57页
   ·番茄灰葡萄孢菌分离与鉴定第36-40页
     ·培养基选择第36页
     ·形态学鉴定第36-38页
     ·18SrDNA 和 5.8SrDNA-ITS 序列 PCR 克隆第38页
     ·系统发育分析第38-39页
     ·致病力鉴定结果第39-40页
   ·信号分子的变化第40-44页
     ·过氧化氢(H_2O_2)的变化第40-41页
     ·一氧化氮(NO)的变化第41-42页
     ·超氧阴离子(O_2~.-)的变化第42-43页
     ·水杨酸(SA)的变化第43-44页
   ·内源激素的变化第44-47页
     ·标准品色谱图谱分析第44-45页
     ·IAA 含量的变化第45页
     ·ABA 含量的变化第45-46页
     ·GA、ZT 含量的变化第46-47页
   ·防御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第47-50页
     ·苯丙氨酸解胺酶(PAL)酶活性的变化第47-48页
     ·多酚氧化酶(PPO)酶活性的变化第48-49页
     ·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的变化第49-50页
   ·双向电泳蛋白组差异分析第50-57页
     ·标准曲线建立第50-51页
     ·蛋白样品制备第51页
     ·蛋白质样品上样量选择第51-52页
     ·蛋白组差异分析第52-57页
4 讨论第57-65页
   ·番茄灰葡萄孢菌分离与鉴定第57页
   ·信号分子的变化第57-60页
   ·内源激素的变化第60-61页
   ·防御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第61-63页
   ·双向电泳蛋白组差异点分析第63-65页
     ·蛋白质样品的提取与制备第63-64页
     ·上样量的选择第64页
     ·蛋白组差异点分析第64-65页
5 结论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7页
附录第77-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省野慈姑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敏感性研究
下一篇: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相关基因PR10和PRP功能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