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基于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的初中生物实验探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一、 课题的提出第9-10页
  (一) 选题的背景第9-10页
  (二) 选题的意义第10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三、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15-16页
  (一) 研究目的第15页
  (二) 研究内容第15-16页
 四、 研究方法第16页
  (一) 文献研究法第16页
  (二) 问卷调查法第16页
  (三) 实验法第16页
 五、 研究思路第16-17页
第二章 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7-21页
 一、 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功能简介第17-19页
  (一) 教学育人功能第17-18页
  (二) 管理育人功能第18-19页
 二、 理论基础第19-21页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9页
  (二)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19-20页
  (三) 多元智能理论第20-21页
第三章 基于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构建第21-29页
 一、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构建的可行性分析第21-25页
  (一) 初中生认知发展的特点第21-22页
  (二) 课改下的生物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物实验的新要求第22-23页
  (三) 目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困难第23-24页
  (四) 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整合的优势第24-25页
 二、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第25-26页
  (一) 主体性构建原则第25-26页
  (二) 主导性构建原则第26页
  (三) 探究性构建原则第26页
  (四) 多元化构建原则第26页
 三、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第26-29页
  (一) 基于验证性实验的“情境——验证”教学模式第26-27页
  (二) 基于探究性实验的“主题探究——网络协作”教学模式第27-29页
第四章 实验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第29-43页
 一、 实验对象及测量工具分析第29-30页
  (一) 实验对象第29-30页
  (二) 测量工具第30页
 二、 实验研究过程第30-36页
  (一) 实验前测第30-31页
  (二) 实验教学案例第31-36页
 三、 实验结果分析第36-41页
  (一) 测试试卷结果分析第36-38页
  (二)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第38-41页
 四、 整合的注意事项第41页
  (一) 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不是唯一的教学手段第41页
  (二) 真实的实验环境与虚拟的实验情景相结合第41页
 五、 做好整合的建议第41-43页
  (一) 领导重视,加大投资第41页
  (二) 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学习资源第41-42页
  (三) 加强科学管理,师生共同维护第42-43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43-47页
 一、 研究结论第43-44页
 二、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44-47页
  (一) 本研究的不足第44-45页
  (二)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第45-47页
注释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录一 问卷调查表第50-52页
附录二 学生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探究计划第52-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教师在社区中的角色
下一篇:试论陈独秀的“新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