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海滨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一、 导论第11-13页
 (一) 选题背景第11-12页
 (二) 选题的意义第12-13页
  1.选题的理论意义第12页
  2.选题的实践意义第12-13页
 (三) 选题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3页
二、 海滨生态旅游法律制度概述第13-22页
 (一) 海滨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特征第13-18页
  1.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与内涵第13-15页
  2.海滨生态旅游的内涵第15-16页
  3.海滨生态旅游的特征第16-18页
 (二) 海滨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的界定第18-20页
  1.海滨生态旅游法律制度概念的界定第18页
  2.海滨生态旅游法律制度与环境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关系第18-19页
  3.海滨生态旅游法律化的意义第19-20页
 (三) 海滨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第20-22页
  1.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0页
  2.法学理论第20-21页
  3.经济学理论第21页
  4.生态美理论第21-22页
三、 海滨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的国际考察第22-30页
 (一) 美国生态旅游法律制度及其海滩养护工程第22-24页
  1.法律和环境制度健全第22-23页
  2.科学的管理系统第23页
  3.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规划第23页
  4.全社会广泛参与第23-24页
 (二) 澳大利亚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第24-26页
  1.发达的生态旅游规划制度第24-25页
  2.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第25页
  3.政府机构各司其能,分工协作第25-26页
  4.大力发挥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的作用与健全的社区共同参与制度第26页
 (三) 日本海滨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第26-29页
  1.先进的海岛管理体制第27页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27页
  3.海岛旅游资源开发许可制度第27-28页
  4.海岸带工程许可制度第28页
  5.海域环境污染防治制度第28-29页
 (四) 韩国海岸带管理法律制度第29-30页
  1.完备的海岸带法律制度第29页
  2.对海岸带采取综合管理第29-30页
  3.地方海岸带管理计划第30页
四、 我国海滨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的现状分析第30-41页
 (一) 我国海滨生态旅游的发展概况第30-33页
  1.我国海滨旅游业的发展第30-31页
  2.我国海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第31-32页
  3.我国海滨生态旅游的研究现状第32-33页
 (二) 我国海滨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的现状第33-35页
  1.我国海滨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第33-34页
  2.海南省海滨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第34-35页
 (三) 我国海滨生态旅游法律制度中的问题所在第35-41页
  1.立法体系不健全第35-37页
  2.管理体制不完善第37-38页
  3.规划制度不太合理第38-39页
  4.公众参与缺乏制度的保障第39-40页
  5.生态环境教育意识不足第40-41页
五、 完善我国海滨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的思考第41-50页
 (一) 海滨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的构建应以环境优先为原则第41-42页
  1. 传统上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立法倾向第41-42页
  2.海滨生态旅游的立法倾向应以环境优先为原则第42页
 (二) 明确海滨生态旅游资源权属制度第42-44页
  1.完善海域使用权制度第42-43页
  2.明确无居民海岛权属制度第43-44页
 (三) 明确海滨生态旅游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第44-48页
  1. 明确海滨生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第44-46页
  2. 明确海滨生态旅游服务提供者的权利义务第46-47页
  3. 明确海滨生态旅游者的权利义务第47-48页
 (四) 建立健全海滨生态旅游环境责任制度第48-50页
  1. 建立海滨生态旅游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第48-49页
  2. 拓宽环境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第49-50页
结语第50-51页
注释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美生态补偿制度比较研究
下一篇:AM菌根真菌—植物—氮添加对石油污染盐渍土壤的联合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