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园林思想对现代住区景观营造的启示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0-11页 |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 | 第11-13页 |
·园林 | 第11-12页 |
·中式园林 | 第12页 |
·现代住区 | 第12页 |
·景观设计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框架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第2章 中式园林及其思想概述 | 第17-38页 |
·中式园林的发展历程 | 第17-19页 |
·萌芽阶段 | 第17页 |
·转折阶段 | 第17-18页 |
·兴盛阶段 | 第18-19页 |
·成熟阶段 | 第19页 |
·中式园林的类型 | 第19-24页 |
·自然园林 | 第20-21页 |
·寺庙园林 | 第21-22页 |
·皇家园林 | 第22-23页 |
·私家园林 | 第23-24页 |
·中式园林的构成元素及其现代演绎 | 第24-34页 |
·水榭 | 第24-26页 |
·殿堂 | 第26-27页 |
·亭 | 第27-28页 |
·廊 | 第28-30页 |
·山石 | 第30-31页 |
·池水 | 第31-33页 |
·花木 | 第33-34页 |
·中式园林主要思想演变 | 第34-36页 |
·师法自然 | 第34页 |
·君子比德 | 第34-35页 |
·神仙思想 | 第35页 |
·追求意境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现代住区景观研究及其相关专业理论 | 第38-49页 |
·现代住区景观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功能缺失 | 第38页 |
·成本低廉 | 第38页 |
·缺乏自然 | 第38-39页 |
·模式单一 | 第39页 |
·文化缺失 | 第39-40页 |
·现代住区景观的发展原则 | 第40-42页 |
·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40页 |
·功能性原则 | 第40-41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41-42页 |
·影响现代住区景观的相关专业理论 | 第42-46页 |
·园林美学 | 第42页 |
·景观设计学 | 第42-43页 |
·环境心理学 | 第43-44页 |
·环境行为学 | 第44-45页 |
·传统风水学 | 第45-46页 |
·现代住区景观的发展趋势 | 第46-47页 |
·生态化 | 第46页 |
·经济化 | 第46-47页 |
·地域化 | 第47页 |
·智能化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中式园林思想在现代住区景观营造中的应用 | 第49-70页 |
·造景手法的借鉴 | 第49-56页 |
·借景、对景、框景 | 第49-53页 |
·游路形态 | 第53-54页 |
·叠山置石 | 第54-55页 |
·庭园理水 | 第55页 |
·花木配置 | 第55-56页 |
·空间处理的方式 | 第56-59页 |
·主从与重点 | 第56-57页 |
·空间的对比 | 第57-58页 |
·引导与暗示 | 第58-59页 |
·中式园林思想的传承 | 第59-62页 |
·思维方式的传承 | 第59-60页 |
·审美意境的传承 | 第60页 |
·立意塑型的传承 | 第60-61页 |
·形意贯通的传承 | 第61-62页 |
·中式园林思想的应用—经典案例分析 | 第62-69页 |
·北京易郡 | 第62-65页 |
·苏州西山恬园 | 第65-67页 |
·深圳万科第五园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