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20页 |
第一章 文学价值及其评价标准 | 第20-33页 |
一、 何谓“文学价值” | 第20-22页 |
二、 文学价值的构成 | 第22-24页 |
三、 文学价值的评价标准 | 第24-33页 |
第二章 新写实小说的艺术构成价值 | 第33-54页 |
一、 “人”的故事与题材的选择:农村与城市生活的交响 | 第33-38页 |
二、 人物形象的呈现:工人、农民、市民、知识分子、官人 | 第38-45页 |
三、 杂取种种,合成一个:一种“新”的创作方法的萌生 | 第45-48页 |
四、 语言的表达:平实自然基调下的凡世之音 | 第48-54页 |
第三章 新写实小说的个体表现价值 | 第54-69页 |
一、 作家创作的动因机制 | 第54-64页 |
二、 作品表现的效果机制 | 第64-69页 |
第四章 新写实小说的审美感受价值 | 第69-82页 |
一、 感官获得的直观感受 | 第69-77页 |
二、 心灵深处的震撼之感 | 第77-82页 |
第五章 新写实小说的精神内涵价值及其“真实性” | 第82-99页 |
一、 新写实小说的精神内涵价值 | 第82-94页 |
二、 新写实小说的“真实性” | 第94-99页 |
第六章 新写实小说的文学史价值 | 第99-116页 |
一、 新写实小说的命名称谓 | 第99-103页 |
二、 新写实小说的属性定位 | 第103-108页 |
三、 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及文本界定 | 第108-109页 |
四、 新写实小说的理论概括与艺术特征表达 | 第109-113页 |
五、 新写实小说的史学性评价 | 第113-116页 |
结语 | 第116-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7页 |
后记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