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5页 |
缩略语及专有词汇检索表 | 第15-16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6-39页 |
第一章 植物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第16-30页 |
1.土传病害的生防微生物种类 | 第16-22页 |
·生防细菌 | 第16-19页 |
·生防真菌 | 第19-22页 |
2.土传病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22-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0页 |
第二章 根癌农杆菌介导丝状真菌遗传转化的研究 | 第30-39页 |
1.丝状真菌的遗传转化 | 第30-31页 |
2.根癌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特点 | 第31-32页 |
3.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成功转化的丝状真菌 | 第32-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39-112页 |
第一章 辣椒疫病生防菌Penicillium striatisporum Pst10的筛选及其盆栽防效 | 第39-55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39-43页 |
·供分离样品 | 第39页 |
·培养基 | 第39-40页 |
·微生物分离及培养 | 第40页 |
·供试植物病原菌 | 第40-41页 |
·辣椒疫霉拮抗菌的筛选 | 第41页 |
·拮抗菌无菌培养滤液(sterilized liquid culture filtrates, SLCF)的制备 | 第41页 |
·青霉Pst10抗菌谱的测定 | 第41页 |
·青霉Pst10无菌培养滤液(SLCF)对辣椒疫霉的抗菌活性 | 第41-42页 |
·青霉Pst10对辣椒疫病的盆栽防效 | 第42-43页 |
·青霉Pst10的鉴定 | 第43页 |
2.结果分析 | 第43-51页 |
·辣椒疫霉拮抗菌的筛选 | 第43-45页 |
·青霉Pst10的抗菌谱 | 第45-46页 |
·青霉Pst10的SLCF对辣椒疫霉的生物活性 | 第46-47页 |
·有机肥对Pst10在辣椒根际定殖的影响 | 第47页 |
·青霉Pst10对盆栽辣椒疫病的防效 | 第47-49页 |
·Pst10鉴定结果 | 第49-51页 |
3.讨论 | 第51页 |
4.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第二章 青霉Penicillium striatisporum Pst10的培养特征及抗菌物质生成的培养条件研究 | 第55-72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55-59页 |
·实验材料 | 第55-56页 |
·青霉Pst10接种物的制备 | 第56页 |
·辣椒疫霉菌的培养与接种物制备 | 第56页 |
·青霉Pst10在不同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特征及最佳产孢培养基的筛选 | 第56-57页 |
·青霉Pst10无菌培养滤液(SLCF)的制备 | 第57页 |
·青霉Pst10液体培养抗菌物质生成的检测 | 第57-58页 |
·青霉Pst10在不同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特征 | 第58页 |
·拮抗物质生成的影响因子研究 | 第58-59页 |
·最适条件下,Pst10液体培养的动态变化 | 第59页 |
2.结果分析 | 第59-69页 |
·Pst10在五种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及最适产孢培养基 | 第59-62页 |
·不同检测方法测定SLCF对辣椒疫霉的抗生活性 | 第62页 |
·不同培养基检测SLCF的抗菌活性 | 第62-63页 |
·不同制备方法获得的SLCF的抗菌活性 | 第63-64页 |
·Pst10在9种不同液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 | 第64-65页 |
·青霉Pst10抗菌物质生成的影响因子研究 | 第65-67页 |
·最适培养条件下Pst10生长及抗菌物质生成的动态变化 | 第67-69页 |
3.讨论 | 第69页 |
4.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第三章 青霉Penicillium striatisporum Pst10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第72-100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72-78页 |
·培养基 | 第72页 |
·青霉Pst10的种子培养物制备 | 第72页 |
·青霉Pst10的液体培养 | 第72页 |
·青霉Pst10液体培养滤液的有机溶剂提取物中抗菌物质的检测 | 第72-73页 |
·抗菌物质的初步分离、检测 | 第73-74页 |
·薄层层析展开剂的选择 | 第74页 |
·抗菌物质Rf值的确定 | 第74页 |
·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鉴定 | 第74-76页 |
·总体分离纯化程序 | 第76-77页 |
·Calbistrin A、Calbistrin B对几种微生物的毒力测定 | 第77-78页 |
·Calbistrin B对蔬菜种子的毒性测定 | 第78页 |
2.结果分析 | 第78-97页 |
·青霉Pst10培养滤液的有机溶剂提取物中抗菌物质的活性检测 | 第78-79页 |
·抗菌物质的初步分离 | 第79-80页 |
·薄层层析展开剂的选择 | 第80-81页 |
·抗菌物质Rf值的初步测定及大量样品的初分离 | 第81-82页 |
·硅胶柱分离 | 第82页 |
·HPLC分离 | 第82-83页 |
·抗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83-92页 |
·Calbistrin A、Calbistrin B在各中间分离步骤中的存在状况检测 | 第92-96页 |
·Calbistrin A、Calbistrin B对常见微生物的生物活性(MIC) | 第96页 |
·Calbistrin B对萝卜种子的生物毒性 | 第96-97页 |
3.讨论 | 第97-98页 |
4.本章小结 | 第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第四章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青霉Penicillium striatisporum Pst10的分子标记 | 第100-112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100-103页 |
·菌株及质粒 | 第100-101页 |
·培养基 | 第101-102页 |
·青霉Pst10的培养 | 第102页 |
·根癌农杆菌AGL-1介导的遗传转化 | 第102-103页 |
·GFP/YFP—Gen抗性双标记菌株的发光表型观察 | 第103页 |
·遗传标记菌株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103页 |
·遗传标记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 第103页 |
2.结果分析 | 第103-109页 |
·青霉Pst10的潮霉素B抗性基因标记菌株的筛选 | 第103-105页 |
·Pst10的GFP/YFP—Gen抗性双标记菌株的筛选 | 第105-109页 |
3.讨论 | 第109页 |
4.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2页 |
全文结论 | 第112-113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13-11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页 |